我的小孩76天得了出血性结肠炎,

会员16867819 3个月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的小孩76天得了出血性结肠炎,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了一个星期的药了,康复新液和枫蓼肠胃康合剂。奶粉也换了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出血性结肠炎该如何治疗?危害有哪些?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旭 山东齐鲁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
已帮助用户: 201
问题分析:出血性结肠炎是由特定的埃希大肠杆菌菌株引起的一种胃肠炎,细菌产生毒素而引起急性血性腹泻,有时还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伴有水样腹泻,典型者在24小时内变为血性腹泻。病人体温通常正常或有低热,但偶尔也能升高达39℃以上。腹泻通常持续1~8天。有些出血性结肠炎病人还出现抽搐、脑卒中或其他一些神经系统或脑部损害的并发症。在典型病例,这些并发症出现在疾病病程的第二周,发生之前可有体温升高。小于5岁的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发生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即使没有这些并发症,出血性结肠炎在老年人也可引起死亡。
意见建议: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方面最重要的措施是让病人饮足够的水以补充丢失的液体,以及保持清淡的饮食。抗生素不能减轻症状,不能清除细菌,也不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已发生并发症的病人应该接受医院重症监护治疗,包括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有用0
关注
贺旭华 南阳理工学院 外科
擅长: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
已帮助用户: 131406
指导意见:你好!出血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指导意见: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燮理阴阳。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婴儿出血性结肠炎应给予止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比较严重,一定要预防出现出血性休克的现象,可以给予输血治疗。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如果出血止住以后一定要积极地治疗肠道炎症。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的负担。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是可以用中医治疗的。先到医院查清楚疾病的情况,然后在进行治疗,这样对孩子身体的康复才是好的。如果宝宝发生轻微的结肠炎,那么这时的症状表现为,一天大便次数多,一般为5到8次,并且伴有轻微的发热,没有脱水现象,如果宝宝发生轻微的结肠炎,可以到医院通过药物来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首先出现的症状是腹泻的,肠道出现了问题的情况下,那么腹泻是常见的,还有就是便秘的症状,腹痛也是结肠炎的典型症状的,在对于轻度病人们来说,往往是没有腹痛的或者只是有腹部不适的情况的,但是要是在对于重度的结肠炎病人们来说,往往是会出现较晚严重的腹痛情况的。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结肠炎主要发生于中青年的患者,类似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确诊以后,如果及时进行了调节免疫等对症治疗,生存期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于高龄患者,如果合并了结肠炎,并且出现了恶变的情况,生存的时间可能在3到5年不等,并且有一部分的病人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多处转移,时间可能会更短。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肠炎,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要根据宝宝具体情况来看。还是给宝宝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果拉肚子,过久会引起脱水症状,同时还会引起电解质的紊乱。在饮食上。给予清淡的饮食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发热的症状还要进行物理降温等。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结肠炎确诊需进行肠镜检查,还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比如腹痛、呕吐,腹泻等,但因为病症不具有典型特征,所以还是建议进行检查。
病人应注意劳逸结合、不应过度劳累、冷暖适度。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时要吃松软、有营养、热量充足的饮食,宜少不宜多。补充各种维生素。不要吃生食、冷食、油食,讲究食品卫生,以免肠道感染引起或恶化。忌烟,酒,辛辣,牛奶及乳制品。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