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胆石症的治疗_寻医问药网_xywy.com

胆石症的治疗

会员13310058 25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胆石症的治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一年前发现有胆石症,是多粒,现在的B超看到,石头已经充满胆囊像沙袋一样,所有的石头都像米粒大小,近来下午会有相对剧烈的疼痛,不知这样的小米粒会不会有其他病变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这种症状的治疗室药物效果好还是手术效果好,如果是手术的话,是什么类型的,胆囊需要切除吗?

补充提问:
曾经吃过一段时间的熊去氧胆酸片和中药试图药物排石,效果也不怎么明显,现在的石头生长迅速会不会和那些药物有关系呢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赫 医师 北京顺义医院 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泌尿外科 男科
已帮助用户: 2032
问题分析:你好,胆囊结石越小危害就越大,因为它的活动性太强了。
意见建议:结合你的年龄,建议必要时手术治疗,防止反复发作。
有用0
相关问答

胆石症的治疗方法是以下几种。
胆石症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下的手术,亦称为腹腔镜下的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具有恢复快、损伤小、疼痛轻、不易察觉等特点;如果是无征兆的胆囊结不需要进行预防性的外科治疗,需要密切的观察和随访。
患者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定期复查,不要吃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养成合理的饮食的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长期有胆石和胆道结石容易导致下列病症:
1、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国内胆道疾病占60%~70%,如胆管结石、胆道炎、胆囊蛔虫等。
2、胆道感染:胆道中的任何一处结石,都会导致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甚至是阻塞性黄疸。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这是因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血常规、肝功能、血淀粉酶、血C反应蛋白、血脂肪酶等都是胆结石的重要指标。在放射科上,主要有肝脏和肝脏的CT,如果需要的话,还需要做MRCP的MRCP。也可以通过血生化、血象、放射线等方面的检测,可以全面地了解胆囊结石的大小、部位,指导下一阶段的处理,可以采用内科和外科的方法来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胆石症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胆石症属常见多发病,中国胆囊结石发病率已达到10%,胆石症的收治率约占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11.5%,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2.57:1,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胆囊结石是一种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性结石、黑色素性结石,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胆红素结石中胆红素结石的比率从1.4:1增至3.4:1。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问题分析:你好,这个目前的问题是胆囊结石,而且结石也是比较大的,大于了1cm,具有手术的指针的,因为这个大的结石药物基本上是没办法溶解的
意见建议: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手术的,尤其是经常疼痛的情况存在,另外就是不管是否手术,饮食习惯很重要,尽量不要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

陈安富 主治医师 外科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74392
擅长:四肢骨折、神经损伤、妇科炎症、艾滋咨询等

问题分析:胆囊结石一般来说比较常见 如果发病时候 右季肋部可能会比较疼 经过对症治疗后疼痛可缓解
意见建议:治疗上可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但是保守治疗只是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为根治办法

毛剑男 医师 外科 南京鼓楼医院 已帮助用户:4898
擅长:开放性脑外伤,头皮感染,脑出血,面神经瘤,基底节血肿,神经胶质瘤,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先天性脑脊膜膨出,脑部神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