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会员909904 已回复
失眠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
失眠可分为心胆气虚证、痰火扰心证、心脾两虚证、胃气不和证,肝火扰心证等。
1.心胆气虚证:因心胆气虚可有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病人可表现为易醒、心悸气促、倦怠易倦、头目头晕等、虚烦不安之类的症状则需应用有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作用的药物治疗。
2.痰火扰心证:因五志化火或者外感热邪等原因,可表现为不食不睡,头痛不寐,面赤目白,需遵医嘱用生铁落饮加减清心泻火。
3.心脾两虚证:以心悸失眠为主症,面黄肌瘦,腹胀便稀,慢性出血,需应用有补益心脾作用之药。
4.胃气不和证:以厌食或进食后痞胀、失眠泛恶、大便不畅为主症,需采用既有滋阴和胃作用又有消食和胃作用的中医治之。
5.肝火扰心证:主要症状是卧不安、失眠,还有食欲减退,肚子痛,需应用有疏肝泻火作用的药。
有用0
相关问答

对于失眠不寐的中医辨证来说,治疗上要清肝泻火,消食导滞,清热化痰等。如下所示:
1、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用补心脾、养血安神法治疗。用的方子是归脾汤。
2、阴虚火旺引起的失眠,要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用的方子是黄连阿胶汤加减。
3、心虚胆怯引起的失眠,要益气安神,定心神。所选方剂为安神支钉丸。
4、实证引起的失眠,主要是肝火扰心所致。治疗以清肝泻火为主,方剂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5、痰热扰心引起的失眠,宜清热化痰。药方是黄连温胆汤。
6、食积在胃肠道引起的失眠,就要用消食化滞的方法,可以用保和丸加减。
除了药物治疗,失眠患者还可以配合心理治疗,从心理上消除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失眠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一般分为两种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首先是患者的强烈、愤怒引起的失眠症。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失眠的方法是泻肝去火。其次是由于内脏的生理性退化,导致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可以吃一些安神养心的中药,或者十全大补汤。一般来说,愤怒在年轻人中更为常见,后者多见于老年人。此外,也可以配合针灸照海、神门、印堂、四神聪等穴位来治疗。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一种是由于患者肝火旺盛而导致的失眠,可以通过泻肝祛火进行治疗失眠。另一种方法是由于体内脏器发生生理性的退化,而出现的气血供应不足。这种可以服用一些安神补心的中药,或者是十全大补汤。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有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脏腑失调等。可以用镇静安神的中药治疗。中药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彻底治愈失眠。
1.肝郁火旺者:这类患者通常有夜不成眠、情绪特别暴躁、经常吃不下饭、眼睛发红、特别爱喝水、面色红黄、大便干燥等特点。这种失眠主要是肝火旺盛引起的,治疗以疏肝醒神为主。
2.痰热证患者: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睡眠困难、易怒、痰多、口中酸水、恶心、头晕。这种失眠主要是体内湿气积聚过多,导致痰气失调。其治疗主要是通过疏通肠胃,调节体内微循环。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表现在肝,影响五脏,照顾五脏之固疾。倡导“五脏皆失眠”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腑,辨证加减,由此可以制定失眠的证治方案:
1、睡眠不安,气血不足:这类患者多为气血两虚型。平时就像睡了一夜,无精打采,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心慌。治疗方面,此类患者以养血安神为主,可服用安神支钉丸、沈宋养心胶囊、参桂安神颗粒等中成药。同时可以多吃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也可以试试百脉安神饮。
2、入睡困难,肝气郁结:这类患者多属于肝气郁结,有时伴有胸部、腋窝肋部疼痛。在治疗方面,这类患者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可以用柴绍解郁颗粒,并且要多吃小米、牛奶、牡蛎肉、龙眼肉等食物。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对于失眠,首先要进行中医辨证,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进行治疗:
1.心火亢盛型失眠,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悸、小便短赤、烦躁不安、口疮、口干、舌尖红、苔薄黄、脉细。
2.肝火郁结型失眠。患者出现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等症状,甚至完全失眠。它们还可能伴有便秘、口干、口苦、头晕、红眼和耳鸣。
3.痰热内扰型失眠,表现为失眠、嗳气、恶心、胸闷等。伴口苦,头重头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4.胃气不和型失眠,表现为失眠、胸闷、嗳气、腹胀、吞酸,或大便不爽、恶心呕吐、舌苔腻、脉滑。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