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会员411978 已回复
我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小编 医师 驻站医生 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肥胖人群营养调理,各类慢性疾病营养调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功能失调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可降低血糖浓度。在正常的情况下,胰岛素会促进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并在肝脏中抑制葡萄糖的产生。
但在糖尿病的患者中,体内的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有问题,导致胰岛素的作用降低或失效,造成体内高血糖状态。高血糖状态长期存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对神经系统、肾脏、视力和心血管系统等造成影响,因此糖尿病需要积极的治疗和管理。除了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糖尿病外,还有一种类型的糖尿病是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加,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平时要多吃低盐、低脂肪、多吃含糖的食品。
患有糖尿病需要加强日常的饮食管理,不能过量进食盐分、糖分、油脂等物质,不能暴饮暴食。患者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例如芹菜,胡萝卜,白菜,菠菜,茄子等,尽量少吃水果,比如苹果、西瓜等。同时要定时监测血压、血糖、口服药物、适量的运动、控制自己的体重、调整自己的情绪,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情。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食谱是以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食谱要注意减少甜食的摄入,还要注意控制卡路里和钠的摄入量,这样能够有利于降低血压和血液粘稠度,促进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减少体内的胰岛素耐受性,建议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B族、镁、钾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
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较为健康的体重,如果出现过于肥胖的情况,可适当进行减肥。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糖尿病患者不建议饮酒。
糖尿病人如果长期喝酒,容易出现低血糖、高血糖、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等多器官损伤,但如果有以下症状,可以适当的饮用:1、血糖的管理。二,无严重或长期的糖尿病。三,肝脏和肾脏的功能都是很好的。四,不是肥胖症。五,激活性aldh-2基因表达型,每天不能多于1~2次,一次的标准用量为285ml,淡啤酒375ml,红葡萄酒100ml,白酒30ml,10g左右。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眼睛模糊,流泪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造成的。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导致身体多个器官的损伤。在眼睛方面,糖尿病并不只是引起眼底微循环的变化,它还会影响到眼表,引起角膜、结膜、晶状体等的变化,糖尿病性白内障会导致视物模糊,同时也会引起视物模糊。这个时候要注意血糖,眼睛方面要到眼科做详细的检查,以排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发展到后期会导致眼底出血,严重影响视力;白内障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来缓解。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较多、种类繁杂,服用方法各异。具体情况如下:
1、二甲双胍:可以降低患者的胃肠功能,抑制食欲,一般在饭前30分钟内使用。
2、阿卡波糖:和一块米饭一起吃,可以降低饭后的血糖;
3、磺脲类药物:饭后半个钟头使用,可以减少饭后的葡萄糖含量;如果服用后不吃东西,会导致低血糖;
4、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效果要比使用磺脲类的药物要快速,服用后的30分钟内要进食,避免引起体内的各种脏腑损伤。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糖尿病患者运动一般要注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具体分析如下。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注意饮食和药物治疗之外,还要注意运动,运动可以消耗能量,降低血糖,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比如眼底病变,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等,都不能勉强运动,如果血糖过低或者过高,不稳定时最好不要剧烈运动,最好是听医生的建议。如果可以运动,首先运动时间是餐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以后,运动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其次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才能有好效果。最后选择合适的衣服和鞋子,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运动期间要带一些食物,避免低血糖。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