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是怎样的

会员59863909 51 已回复
我得了糖尿病,医生让我接受干细胞治疗,有点担心,请问一下,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是怎样的?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重建和提高胰岛功能,1型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预防和控制并发症。2型60%能戒血糖,40%能降低药量,99%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1.患有2型糖尿病的个人很难合理使用胰岛素,有时还有胰岛素抵抗,防止身体合理使用葡萄糖。剩下的时间里,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干细胞治疗有助于胰岛素生成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并解决可能发生的组织损伤。
2.一型糖尿病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身体攻击胰腺中的胰岛素,产生细胞,使胰岛素少或不出现。干细胞可以招募和增加再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和身体免疫抑制细胞。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改变饮食习惯。
血糖易在餐后出现波动,糖尿病人饮食结构应以清淡营养、少盐低糖为主,严格控制油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多食新鲜蔬果,主食可以玉米、糙米、麦麸等低升糖食物代替。同时,患者每日两餐之间间隔以5至6小时为宜,不要暴饮暴食或过快进食,以免影响血糖控制。
平时可遵医嘱联用降糖中药治疗,如恒修堂酒制蜂胶,含有多类对血糖有益的成分,服用后可增强胰岛细胞活力,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实现降血糖作用。科学的饮食调节与合理的用药搭配,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降低因血糖控制不稳所致并发症风险。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问题分析:您好,藏毛窦的治疗,关键看有无出现反复的发炎感染,尤其是反复出现脓肿,破溃出血出脓。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到感染恢复。
指导建议: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堵塞毛囊出现不适。如果有反复的发炎感染,需要考虑做脓肿切开引流,或者是藏毛窦切除手术。

何为明 主治医师 其他 解放军总参直属医院 已帮助用户:68227
擅长:小儿内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内科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问题分析: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和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一旦发生细菌感染,不容易痊愈。
指导建议: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使用降糖药(最好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刘小民 主治医师 内科 中北大学医院 已帮助用户:89764
擅长:代谢类疾病

糖尿病的神经痛通常是由于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引起的,对于这种情况的治疗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控制血糖
想要这种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控制自身血糖。特别要注意自身血糖的剧烈波动,很可能会再次引起糖尿病神经痛的情况出现。除了服用日常必须的降糖药物外,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尽量以少糖、少油、少盐的食物为主。
二、药物控制
对于这种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问题,可以选择得百宁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它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起到稳定神经细胞膜,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的作用,从而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局部神经痛问题。

杨阳 副主任医师 其他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 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椎腰椎痛、腰间盘突出等疾病的诊治,擅长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及脊柱退行性病变。"

您好,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的。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长期控制血糖水平,达到较好的稳定病情的效果,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其带给身体的伤害。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的方式来控制血糖水平,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一般可选用胰岛素注射,可通过无针注射器的方式来实现,如快舒尔无针注射器,与有针注射相比,无针注射器没有针头,可有效减轻注射痛感,且不会出现断针等问题,可显著减少有针带来的恐惧感。更贴近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注射后更有助于皮下药液的弥散吸收,可提高胰岛素的吸收率,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疗效更佳。生活护理方面,患者应避免吃高脂、高油、高糖、高盐类食物,饮食需以清淡为主;平时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改善病情。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如果血糖高于参考值的话,考虑是糖尿病。
指导建议:主要就是建议平时要注意加强锻炼,多吃一些粗粮,平时尽量少吃主食。平时建议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如果有检查结果的话建议发过来。

胡白瑜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30791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急性上呼道感染,慢性咳嗽,变异性咳嗽,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老年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