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栓有哪些?

会员19138874 已回复
退热栓有哪些?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杨书文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普通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如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
退热栓是一种塞在肛门处的退烧药,一般适用于不配合吃退烧药的孩童。它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退烧,属于解热镇痛的抗炎药。退热栓除了退烧之外,对于发烧的一些并发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等也有着一定缓解作用。目前比较常见的退烧栓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吲哚美辛栓、双氯芬酸钠栓、布洛芬栓等。市面上对乙酰氨基酚栓叫扑热息痛,吲哚美辛栓叫消炎痛,双氯芬酸钠栓叫双氯灭痛,它们都属于退烧效果好,副作用小的退烧栓剂,对于孩童来说效果不错。
有用0
相关问答

退热栓对宝宝的危害主要增加了肝脏和肾脏的排泄负担。退热栓的主要作用是退热,因为是外用,所以副作用相对于口服退烧药比较小。但是这款药如果超量使用是会引起体温过低和恶心、呕吐。退热栓肝功能不全的宝宝要慎用。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主要成分有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诸药合用可起到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功效。
临床常用的品牌是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该药方中含有柴胡、桂枝、葛根、黄芩等中药成分,具有解热发汗的功效;桂枝、浮萍、黄芩、白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抗菌的功效;柴胡、桂枝、黄芩、白芍可干扰病毒复,具有抗病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等症状。且该药为甜橙口味,儿童也更容易接受,减少家长喂药烦恼。
一般情况下,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单独治疗低热效果较优。若小儿体温高于38.5℃时,则建议中西药联合治疗,如先服用仁和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美林布洛芬混悬液等西药,再使用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标本兼治,可促进体温尽快平稳,还能减少西药用量,有益于减轻西药所致不良反应。

张伟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北京同仁医院南区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血液、肿瘤、内分泌、神经、呼吸、肾脏、心脏、消化、风湿等疾病。

退热栓首次用一次就可以。如果在用的过程中患儿效果比较好,烧退下来了,就不需要再用了。发烧是由于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当然也有物理性、刺激性引起的发烧。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小孩塞了退热栓不可以吃退热药,具体内容如下:
小孩子发烧使用退烧栓中的主要药物成分也是常用的退烧药物,比如布洛芬,只是使用方法不同,如果在使用栓剂后再口服退热药物,会造成同样药物的重复使用,可能会摄入过量的药物成分,从而会出现大量出汗、脱水、持续低体温、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需要使用退热栓或者退热药,中间要间隔6小时,每天使用不超过4次。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退热栓对宝宝通常没有危害。
退热栓由对乙酰氨基酚、体外培育牛黄、南板蓝根浸膏粉组成。具有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得功效。退热栓能降低高热所致高代谢状态。39度以上的时候要注意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的话可以服用退热药,因为药物的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降至38℃以下即可。常用退热药的剂量比较安全,不用担心。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如果在2分钟后拉屎,容易把刚塞入的药拉出来,药物不可能在2分钟内发挥所有的药效,那么也就起不到退热的效果了。可以重新再次塞入一粒药物或者改用口服的退热药物。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