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期补液注意事项

会员131587938 59 已回复
我的奶奶前段时间烧伤之后,现在处于休克补液期间,烧伤休克期补液注意事项是什么?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严肃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泌尿系常见疾病,如炎症、肿瘤、结石、外伤和各种先天...
烧伤休克期补液一定要注意患者生命体征。
烧伤之后出现了休克,很可能是重度烧伤所引起,在静脉注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血压、心跳以及心率,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和医生进行反映。大面积烧伤不仅会导致休克,还可能会引起身体内许多脏器官受损,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死亡。
烧伤休克期患者需要家人更密切呵护和陪伴,一定要注意伤口处清洁卫生,可以每天用消毒药水进行擦拭,出现感染以后很可能会难以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小儿阑尾炎外科补液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内容。
1.补液量要根据小儿的身高、体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决定。补液过程中要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钾离子,防止小儿在禁食水期间低钾血症给患者造成腹胀的情况。
2.补液过程中要遵循见尿补钾原则,还要注意控制速度,否则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外周循环血容量的增加,从而对肺脏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肺水肿。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治疗中应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治疗原发病。
首先,可以通过静脉快速注射等渗盐水或平衡盐,在45分钟内注入1000-2000ml,如果血压恢复正常,可以持续注射。在无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时,大量的快速液体复苏会加快失血,导致稀释性凝血功能紊乱,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对有活性出血性休克的病人,不宜立即给予大量的输液。要做到及时准确的手术,做到完全的止血,然后进行延迟的液体复苏。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休克补液原则通常是20mL/Kg的体重,具体分析如下:
在新生儿休克时,应及时补充液体,这是治疗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迅速扩大,通常是20mL/Kg的体重。补充液体可以是生理盐水,也可以是2:1的混合液。另外,在扩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肤温度、皮肤温度、CRT、股动脉搏动、血压等各项指标。如果在半个小时之内,膨胀20毫升/公斤体重仍不起作用,则需要补充,最大限度为60毫升/公斤体重。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为控制合适补液量,应对患者中心静脉压进行动态监测。
如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锲压均较正常为低,表明补液不充分。反之,如果超出正常值,则提示补液过多,应马上停止补液,密切观察病情,采取适当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随时了解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力情况,若不具备测量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锲压等条件,要动态观察颈静脉的充盈情况,尿量,血压,脉搏情况。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常用的烧伤补液的公式为:补液总量烧伤损失量+每日生理需水量其中烧伤损失量体重*烧伤面积百分比*1.5每日生理需水量5%葡萄糖液2000ml.补液品种为:较重烧伤晶体液和胶体液之比为1:1较轻者为2:1.补液速度为: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平均分为2份第一个8小时输入一半后16个小时平均输入余下的半量。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价格在300-500,人血白蛋白可以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维持正常且恒定的血容量治疗失血创伤,还可以治疗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损伤及脑水肿引起的颅压增高。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