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的诊断标准

会员181046994 0 已回复
请问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驻站医生8
擅长:全科
临床诊断。。  一份有关中国帕金森氏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显示,国内患帕金森氏病总人数已达250万人,5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氏病患病率近1%。然而,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  1、帕金森氏病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起病多较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  (2)辅助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颅脑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3)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症,并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主要根据典型的症状来做出诊断,有时鉴别困难要借助辅助检查。。。  2、鉴别诊断。。  主要与帕金森综合征和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相鉴别。。。  (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2)肝豆状核变性:。。  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具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3)特发性震颤:。。  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本病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等可与原发性帕金森氏病鉴别。。。  (4)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该病也多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可有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视障碍、肌强直以躯干为重、肢体肌肉受累轻而较好的保持了肢体的灵活性、颈部伸肌张力增高致颈项过伸与帕金森氏病颈项屈曲显然不同,均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5)Shy_Drager综合征:。。  临床常有锥体外系症状,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经症状,如: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碍,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无效等,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6)药物性帕金森氏综合征:。。  过量服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郁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有明显的服药史、并于停药后减轻可资鉴别。。。  (7)良性震颤:。。  指没有脑器质性病变的生理性震颤(肉眼不易觉察)和功能性震颤。功能性震颤包括:1.生理性震颤加强(肉眼可见),多呈姿势性震颤,与肾上腺素能的调节反应增强有关;也见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2.可卡因和酒精中毒以及一些药物的副反应。癔病性震颤,多有心因性诱因,分散注意力可缓解震颤。3.其它:情绪紧张时和做精细动作时出现的震颤。良性震颤临床上无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等帕金森氏病的特征性表现。。。  (8)根据最新研究发现帕金森症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疾病一样,造成其病因的元凶是“氧化应激”的结果,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把抗氧化应激治疗作为治疗(如使用VE、虾青素等)帕金森症的首选方案
有用0
相关问答

帕金森病症确诊并不是一次就能出现,它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不断发生变化最终诊断为帕金森病,根据病情,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诊断的标准为首先要诊断是帕金森综合征,同时需要排除脑梗死,脑出血药物等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帕金森它并不是一种绝症,只是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导致生活无法自理,活动非常不方便,但这种病其实并不会影响到寿命,也不会缩短寿命的,所以说对病患的治疗还是要有信心,而且后期的功能锻炼也需要坚持做,这样有可能还有恢复的希望。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帕金森能治好。手术是可以将帕金森病治疗好,但是如果帕金森病已经到了晚期,症状就比较严重了,病人会出现言语不清逻辑紊乱等情况,所以吃药以及手术的方法都只能起到延长寿命的效果,是不能治疗的。在早期出现帕金森病之后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并且通过手术的方法来治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帕金森要经常活动锻炼,有助于缓解关节的不灵活,而长期不活动会造成肢体和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帕金森病也容易出现便秘和皮肤油脂分泌过多,故在饮食上要多食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取。在用药上要先小后大。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运动症状运动过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认知/精神异常、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帕金森病和生存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发病后积极配合治疗,是能够维持20至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对于治疗不及时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生存时间与病情有关。对于一些治疗不及时病人的病情就会出现急转直下。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