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好!
在2001年我母亲被查出患...

会员896381 27 已回复
医生您好!
在2001年我母亲被查出患有溶血性贫血,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在接下来的4-5年内都未有明显的症状,大概在2007年6月份的一次体检中发现脾脏有点大,到去年11月份的时候脾脏迅速长大,大概有12*15CM的样子,并经常伴有发烧、出汗的症状,尤其是在晚上症状加重,持续了近一个半月,住院治疗总是不好,且病情反复。最近一周又出现了相同症状,食欲不振、反胃,晚上睡觉侧卧脾脏部位有压迫感,轻微疼痛。请问脾脏大是否因溶血性贫血引起,有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黄贱丰 副主任护师 于都县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 243804
你好!应排除是否有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脾亢,引起的贫血。
有用0
张广蕊 医师 内科
擅长:擅长治疗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问题分析: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 1.红细胞内在缺陷 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珠蛋白异常等。 2.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包括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 3.溶血发生的场所 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循环中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别称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临床表现常较为明显,并伴有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于脾脏,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可有血清游离血红素轻度升高,不出现血红蛋白尿。
意见建议:建议你可以结合中草药调理,从根本上去彻底的治疗,选对一个好的中医治疗方案也是很重要的中药治疗效果最佳
有用0
相关问答

因为排出遗传因素,红细胞本身的因素,可以考虑怀孕,但要注意新生儿溶血的可能。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目前仅有的资料不好说能不能怀孕。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就是红细胞存活时间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可概括为红细胞本身内在的缺陷、红细胞外部因素的异常。红细胞内在的缺陷主要包括红细胞膜的缺陷。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溶血性贫血可以治好。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平时有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一些不舒服的现象发生。疾病治疗期间要注意皮肤粘膜,预防感染。通过病情的轻重缓急,需要具体检查,对症治疗。注意休息。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溶血性贫血根据起病缓慢可分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根据溶血的部位,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急性溶血多为血管内溶血,起病较急,可出现严重的腰背部、四肢酸痛,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寒颤、高热、血尿以及皮肤粘膜的黄疸。慢性溶血多为血管外溶血,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贫血、黄疸、脾大,可出现面黄、乏力、活动后心慌、胸闷等症状。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指由于红细胞破坏引起的贫血,通过连续羊膜腔穿刺测定羊水中胆红素值,可评估宫内溶血的严重度。在几乎所有ABO血型不合的病例中,母亲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A型或B型,其中抗A致敏更为常见,但抗B致敏常导致更严重的溶血病。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溶血性贫血不能输血。输血可迅速改善贫血症状,但输血在某些溶血性贫血可造成严重的反应,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