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 2型糖尿病4年目前服消渴安胶囊早中晚各3粒吃灵芝益寿胶..._寻医问药网_xywy.com

2型糖尿病4年目前服消渴安胶囊早中晚各3粒吃灵芝益寿胶...

会员12376053 50 已回复
2型糖尿病4年目前服消渴安胶囊早中晚各3粒吃灵芝益寿胶囊能治好糖尿病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空腹血糖7.6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潘自贤 医师 遵义县人民医院 内科 三级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11228
问题分析: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意见建议:建议你饮食上严格的糖尿病饮食,戒烟酒,适当锻炼身体,予以降糖药物自来哦,监测血糖,你说的这个药还是不要用了。
有用0
尹泽广 医师 新疆第九运输公司社区门诊 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164373
问题分析:您好!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
意见建议: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可以吃灵芝粉。
灵芝粉具有调节免疫、提高抵抗力、预防肿瘤的作用。是常用的中药。因此,糖尿病患者适当服用灵芝粉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灵芝粉本身没有降血糖作用。目前有报道称灵芝粉具有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功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灵芝粉只能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药。不要使用灵芝粉作为低血糖的主要药物,本身不能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正确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可以适当吃灵芝粉。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经常吃灵芝孢子粉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增强体质。
灵芝对糖尿病患者没有直接的降血糖效果。灵芝是一种真菌物质,饭后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机制。低血糖的情况下,没有直接依据提示灵芝孢子可以起到低血糖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灵芝,但在低血糖方面,糖尿病五驾马车必须严格管理。灵芝孢子只能用作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同时,患者要控制血糖,严格按照糖尿病马车管理,及时服药,接受强烈的医嘱,坚持锻炼,及时监测血糖,使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食用灵芝。
灵芝作为保健品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同时糖和热量非常少,对人体非常健康。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控制血糖为主治疗方向,可采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可以考虑采用中药、中成药的方式辅助治疗,缓解口干、尿频、消瘦、全身无力等症状。同时,应用中药可尽量减少肝肾损伤,辅助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并发症,效果理想。灵芝应用过程中,能帮助糖尿病患者达到预防肿瘤的目的,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效果较好。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正常情况下,灵芝可用于糖尿病。
灵芝降血糖的原理是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服用灵芝后,可替代胰岛素抑制脂肪酸释放,改善血糖、尿糖等症状。灵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以降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此外,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灵芝能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供氧和供能。因此,它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和心绞痛。此外适量吃一些灵芝,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提高人体免疫力。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灵芝里边含的有效成分对血糖的控制有辅助的作用,可以对糖尿病人的乏力、腰酸、腿软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原因就是因为灵芝在实验中可以使动物的血糖达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可以升高血中的胰岛素。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长期吃补肾益寿胶囊没有危害。补肾益寿胶囊由红参、何首乌、枸杞子、淫羊藿、黄精、灵芝、珍珠、丹参、甘草等多种药物组成,从成分上看来并没有禁止服用的说法,从说明书来说,也没有禁止服用的标志,所以说能吃补肾益寿胶囊。补肾益寿胶囊的主要作用是补肾益气,对于头晕失眠、健忘耳鸣、腰酸乏力,胸闷气短等病症的病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还能调节夜尿频多的症状。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