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什么?注意什么?

会员11809795 31 已回复
我家的孩子是个早产儿,不久出现皮肤温度降低,皮肤硬肿的症状,医院给出诊断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什么?注意什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什么?注意什么?
医生回答 共7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朝文 医师 广宗县妇幼保健医院 皮肤科 一级甲等
擅长:皮肤科
已帮助用户: 165823
指导意见:你好,一般没事的积极治疗只要没有脑损伤及心肌损伤不会有后遗症 建议积极治疗 如果治愈 孩子没有异常就可以早产儿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必须注意保温及加强喂养,还有注意护理 注意卫生及及时补充维生素D 及铁剂。
有用0
武听兰 内科
擅长: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心率减慢,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还有就是低体温。要加强母乳喂养,补充热量。
有用0
秦武洋 皮肤科
擅长:梅毒、淋病、湿疹
寒冷损伤综合症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硬肿以及地体温表现. 这样的疾病首先的治疗是药保温,使机体温度上升后才好进一步的治疗,这样的疾病处理不好会有生命危险的.
有用0
姜姝臣 妇产科
擅长:带状疱疹、痤疮、性病综合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出生3日内或早产儿多见。发病初期表现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等症状;病情加重时发生硬肿和多器官损害体征。
有用0
莫绿春 其他
擅长:饮食营养、不良嗜好
已帮助用户: 220863
加强新生儿护理,保持适宜的产房和新生儿室内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4℃。新生婴儿应立即擦干羊水,注意保暖和用温热毛毯包裹。
有用0
孟泰然 儿科
擅长:股骨头、脑外伤后遗症、肌肉萎缩
已帮助用户: 808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有用0
孔含蕾 内科
擅长: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
保温不足可诱发本病,体温降低和皮肤硬肿即可诊断。国外学者提出多数细胞受到寒冷时,细胞及细胞内膜的结构发生严重变化。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主要是新生儿时期,由于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主要是多见于下肢,臀部,同时会伴有全身发冷反应差哭声低拒奶。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要做肾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测、血气分析、血常规、体格检查等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肾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查肌酐、渗透压、尿素氮、尿量等;血生化检测主要是测定血糖和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可检查出现氧分压降低、pH下降;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或减少,多提示预后不良;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视诊、触诊观察患处。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病情分析: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意见建议:


治疗方面给予复温 凡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者,可置于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暖箱中,一般经6~12小时左右即可恢复正常体温;体温低于30℃置于比肛温高l~2℃的暖箱中,待肛温恢复至35℃时,维持暖箱的温度于适中温度,亦可采用恒温水浴法等快速复温措施.复温中应观察腹壁温,肛温及腋温的变化随时调节暖箱温度,并同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气等.基层单位复温可用热水袋,火炕或电热毯包裹等方法;也可置婴几于怀抱中紧贴人体,比较安全.

贺颖 中医科 山东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10467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指导意见:您好一般没事的积极治疗只要没有脑损伤及心肌损伤不会有后遗症建议积极治疗如果治愈孩子没有异常就可以早产儿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必须注意保温及加强喂养还有注意护理注意卫生及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铁剂

张风忠 护士 外科 河北省威县贺钊卫生院 已帮助用户:60021
擅长:普外科疾病,胃穿孔、肠更粗、阑尾炎

 1、复温   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减少失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1)若肛温>30℃,TA--R≥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所以只要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子,中途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若无上述条件,也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火炕、电热毯或母亲将患儿抱窝再生怀中等加热方法。

谭常志 医师 妇产科 湘潭市东岳区妇幼保健院 已帮助用户:83608
擅长:妇产科相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