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综合症是由于什么导致的

会员10740130 28 已回复
我开始时仅表现为体重增加(隐性水肿),以后逐渐发展为临床可见之水肿,妊娠20周前血压不高,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达17.3/12KPa(130 /90mmHg)以上,或较基础血压升高4/2KPa(30/15mmHg),或≥140/90mmHg。我该怎么办 水肿的原因,治疗建议
医生回答 共5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郝非凡 五官科
擅长:牙列不齐、牙周炎、牙龈炎
中医疗法:(1)擦用两手掌摩擦头部的两侧各36次。(2)抹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从前额正中向两侧抹到太阳穴各36次。(3)滚双手握拳,拳眼对着相应的腰背部,上下稍稍用力滚动36次,滚动的幅度尽可能大一些。(4)揉两手掌十字交叉重叠,贴于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36次。(5)摩按摩风池穴、劳宫穴、内关穴。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咨询。
有用0
李晓凤 内科
擅长:内科疾病,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 7846
.①硫酸镁为首选解痉药。②有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存在时给予适当的扩容剂。③常规左侧卧位15°。④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时给予降压药,预防脑血管意外。⑤一般情况下不用利尿剂,有指征时除外。⑥高蛋白饮食,除全身水肿外,不限制食盐。⑦尽可能少用镇静剂。⑧适时终止妊娠。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咨询。
有用0
汤从蓉 精神科
擅长:精神分裂症,神经症
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均应注意以下事项:定时检查膝反射,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每小时不少于25ml,尿少提示排泄功能受抑制,镁离子易蓄积而发生中毒。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咨询。
有用0
李杰 外科
擅长:颈腰椎病、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
已帮助用户: 7666
药物治疗:解痉药物:阿托品,静脉注射,以降低迷走神经阻力,防止或改善肺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氨茶碱加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以解除支气管痉挛。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咨询。
有用0
王子锟 内科
擅长:脉管炎、内分泌、中风
手术治疗:血栓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施行下肢静脉血栓摘除、下肢静脉结扎术。采用溶栓疗法:适用于发病后3天内或并发肺栓塞时。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咨询。
有用0
相关问答

常见症状有颈肩部紧张性的酸痛,手臂的麻痛,甚至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慌等。上交叉综合征是一种形体失态异常,通常表现为圆肩、驼背、含胸、头前引的姿态,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临床不适感。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血压高,生理性原因,是由于生活环境比较恶劣、每天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导致的。病理性因素,是由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是由于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综合症会引起很多的疾病,包括心血管,脑血管,有可能导致脑组织相对缺血,引起记忆力下降或者是痴呆,另外会引起肢体的功能障碍或者肌力的下降,另外糖尿病会破坏胃肠道的神经,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会引起食欲不振的现象。另外糖尿病还会导致眼底血管的病变,导致眼睛的视力明显下降,有可能会导致失明。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引起帕金森的常见原因有年龄老化,环境因素,家族遗传性造成的。大多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这方面的疾病,和颅内神经的病变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是没有特效药物能解决,只能服用一些药物减轻症状,生活当中一定要加强陪护,防止出现摔伤等。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肾功能检查肌酐高,吃中药有利于肌酐的降低。肌酐是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适当控制蛋白质饮食和控制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将有助于控制肌酸酐和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治疗肾脏疾病的原发疾病是可以的。如果是中度或重度,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并依照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失眠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眼压升高。
在睡眠质量不好或者失眠的情况下,会导致眼睛浮肿,从而导致眼压升高。患者眼睛容易充血,会导致充血水肿,从而导致眼压升高。因此建议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质量,放松身心。睡眠不足会导致高眼压。高眼压主要是由于长期熬夜、用眼过度、情绪波动、高血压等原因造成的。高眼压患者通常会出现视力模糊、头痛、红眼等症状。建议不要熬夜,睡眠充足,避免过度用眼,多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睛疲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