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会员133625053 16岁 已回复
我今年已经16岁了,但是身高仍然和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一般矮小。因为这样,我最近老是闷闷不乐,吃饭睡觉都受到严重影响。在学校我也因此显得特别自卑,不知该怎么办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矮小症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俐 主任医师 乐山市人民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新生儿专业、小儿急救专业、儿童康复治疗、小儿性早熟...
矮小症又称侏儒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以下情况提示患儿生长缓慢:①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②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③青春期小于6厘。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比如妈妈发育晚,十五六岁才来月经,说明家里的遗传倾向就是偏晚的。曾经有近百例这样的病例,这些孩子小时候长得晚、长得慢,到了别人已经不长个儿的时候,他才开始长,可能二三十岁才追上正常人的身高,但这些孩子最后个子都不矮。你首先得确定自己是不是侏儒症。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矮小症的症状是三岁以内的婴儿身高生长速度低于7厘米/年,三岁到青春期之前生长速度低于3-5cm/年,青春期生长速度低于5-6cm/年。
生长激素不足时,可以采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4-15岁是最好的治疗时机,因为15-18岁的时候,骨垢线已经接近封闭,这个时候身高增长的空间比较小,不能达到理想的身高,建议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矮小症主要是因为宝宝本身性激素、生长激素等缺乏分泌。通常会导致患儿身高变矮,同时还会伴有身体其方面的问题。可采用注射生长激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对婴儿来说也很重要。生长激素剂量以儿童体重为基准,也有国产与进口之别,应该把婴儿带到正规医院儿科去,请专科医生认真为婴儿检查,清楚地了解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而给予正规,有效地治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矮小症是指孩子的身高比相同年龄,性别,区域的孩子要低、同一种族的正常孩子的身高标准小于2个标准差,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矮小症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骨龄与实际发育程度不一致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身高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结果,子女家长矮小,后天再不进行科学的锻炼与处理,孩子的身材一定不高。所以,遗传对孩子个子影响较大。此外,与自己身边各种因素相关性较大。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是4岁前的孩子身材矮小要从营养方面进行调理。
要加强营养,注意摄取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求。养成不偏食、不吃垃圾食品、小食品、反季水果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生长有利,避免导致性早熟影响最终的身高。要适当多喝奶、晒太阳、多睡觉、补充维生素D、做增高运动,如游泳、单杠、跳绳、要保持心情愉快。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目前的诊断和治疗状况是,若以3%的比例来衡量,中国现有的矮小症患者大约为3900万,而在4-15岁之间的儿童大约为700万。
矮小症对儿童的危害很大,有90%的人会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会对子女的升学、就业乃至婚姻造成一定的影响。有2100万的家庭都会受到影响,而矮小症的孩子,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我们现在的治疗现状,就是一开始就很少。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矮小症是一种疾病,也没有意识到它能治愈。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遗传矮小症有一定的治疗手段,但是作用比较小。
对于遗传性的矮小症,一般没有较好的方法来治疗,可以通过使用药物和日常护理来缓解。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中富含营养,最好是加强锻炼,平时多晒太阳可以有利于补充身体的维生素D,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帮助骨骼生长。必要的时候可以前往医院进行生长激素药物的注射,部分患者也是可以达到普通人的标准身高的。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