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原发性高血压,最近牙痛,量血压

会员128063901 68岁 悬赏3元 已回复
原发性高血压,最近牙痛,量血压190,血压太高没办法拔牙。今天吃降血药一直没降下来,身体没有什么不适,但血压一直很高。现在吃厄只沙坦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需要换药吗?吃什么药合适呢?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薛刚 主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1184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您的情况考虑,建议您平时清淡饮食,多休息,不要吃油腻高脂肪食物,放松心情。
指导建议:建议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零号进行调理,必要时检查一下血脂血糖,血浆粘度。
有用0
相关问答

舒张压高和原发性高血压两者一般不能混淆。
原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继发性高血压,收缩压为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收缩压升高指的是舒张压大于90mmHg。舒张压分为三个等级,即高血压病三级,一级高血压90-99毫米汞柱,二级高血压100-109mmHg,二级高血压110-110mmHg,舒张压高和原发性高血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可混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平时应注意食用清淡、低油脂的食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在临床上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类疾病。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和中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不易察觉。一旦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往往很难控制,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早期高血压患者常有心输出量增加,提示心输出量增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可能是交感兴奋和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分泌增多所致。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进行血液、肝脏、肾脏等方面的检测,主要是为了评估靶器官的功能,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测,比如血常规,肝功能,肾脏功能,以及心电图,超声波等。此外,部分患者还需要做颈部血管的超声波检测和尿常规的检测。若经多项血压测定,其血压值在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来说,原发性高血压会遗传,具体分析如下:
原发性高血压有可能是遗传的,比如父母有高血压,而年轻人也会做血压检查。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原发性高血压的家庭聚集性很强,如果父母都有高血压,那么孩子的高血压患病率就会达到46%。有遗传背景的高血压患者大约有60%患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应该多锻炼,少吃盐,少吃脂肪,定期监测。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不是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会感觉头重脚轻,甚至还出现了脑内摇晃、眼花、头痛、心悸等不适。高血压是促使冠状动脉,脑动脉及外周动脉粥样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原因是高血压通过影响内壁及平滑肌细胞内膜通透性,而使动脉壁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当而随着高血压对动脉内皮的损伤,患者的病情也会加剧。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在早期很可能会得到根治,但是在晚期,可能效果不好。
对于血压较高和伴有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病人被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之后,如不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伤,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可考虑从生活方式介入开始。其次是降压药物治疗。
低钠高钾的饮食,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忌油腻食物、控制血脂、血糖水平、戒烟戒酒等,参加适量体育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减轻压力。如果有生活方式干预情况下,收缩压可保持在140毫米汞柱范围之内,舒张压可保持在90毫米汞柱范围内,然后严密观察而不作任何药物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