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今年55岁,出生在农村,有胆嚷炎,和风湿病史。年初开始...

会员631851 55 已回复
我母亲今年55岁,出生在农村,有胆嚷炎,和风湿病史。年初开始全身痒,好了又发,后来吃药好了。年底开始有点脚痛,没在意。6月就很明显走路就痛,多走了路从淋巴结有一条红线下去。平常看不到红线。到医院检查说是淋巴管炎,打了十天青霉素有一点好转,隔了一星期可再打7天就没效果,听网上说针灸有效果,7月打了一个月针灸,没有见效.9到医院检查了血;白细胞偏低3.3,血小板稍微减少。
开了3天吊针打【红花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液】还是不见好转。8月13号又到了南昌一附医院医生说做左脚的血管彩超,结果正常。现在吃抗生素,和中草药。请问这是不是淋巴管炎?哪里能确诊。当地医生都说这种病很难治疗。我想问什么治疗效果好?到哪里去治疗?谢谢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东保 医师 城关镇卫生院 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全科医师
已帮助用户: 94907
淋巴结是淋巴循系统的中转站,形态多数为圆形、豆形或肾形,1~2毫米至1厘米大小不等。它的作用是处理异物及其致敏物质,产生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是体内防御系统之一,又是观察某些疾病的窗口,例如肿瘤的转移、炎症等可通过淋巴结的检查而获得明确的诊断。淋巴结分布广泛,遍及全身,常位于脏器门户处及行经途中。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有急性炎症、淋巴细胞肿瘤样病变、淋巴细胞恶性肿瘤、造血组织恶性肿瘤以及其他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等等。

症状:
(1) 淋巴结肿大。超出正常淋巴结大小(1~2毫米至1厘米),有压痛,表现红肿粘连,可能为急性炎症。慢性症表面无红肿,但肿大且有不适感,有轻度压痛存在。患有肿瘤转移或造血系统起源的淋巴组织肿瘤时,则淋巴结肿大,融合成片,不活动,无压痛,有轻充不适感。若触及锁骨上淋巴结、滑车淋巴结等,则需警惕是否有肿瘤转移。
(2) 有原发病特点:如炎症常伴发局部病灶红肿热痛,全身可能发热伴白细胞增高;病毒感染则伴有全身发热和皮疹,颈项部有多个淋巴结肿大,或者疼痛,在病情好转后淋巴结逐渐恢复正常。慢性炎症者,可查见邻近局部组织有慢性炎症表现,如口腔炎、扁桃腺炎、足部感染等,肿痛时可发现附近脏器有肿块,如消化道常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等。肿大淋巴结常粘连,融合,无压痛,不活动。
建议你去高一级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不能确定是风湿性疾病的,如果你考虑自己是风湿性疾病,可以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可以化验血液和拍x光片,能够明确诊断是否患有风湿性疾病的,如果确定是风湿性疾病,可以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

王燕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问题分析:你好,对于这种情况考虑与过敏有关,你是可以使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或者硝酸咪康唑乳膏来治疗的,尽量是不要反复搔抓的
意见建议: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

郭海良 副主任医师 其他 本溪市中心医院 已帮助用户:4224
擅长:血液疾病、心血管、高血压及内科常见疾病

问题分析:你好,中医认为肾阳不足,阳虚水泛,引起轻度浮肿,导致瘙痒,中医诊断考虑为肾阳亏虚引起的骨质增生,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阳不足,阳虚生内寒,寒多则气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以骨骼发育失调,导致骨质增生。
意见建议:建议你可靠中医,可选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配用右归丸调理,温补肾阳,散寒理气,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食品。

赵明栋 内科 贺钊卫生院 已帮助用户:4641
擅长:脑血管病

问题分析:肾阳不足,阳虚水泛,引起轻度浮肿,导致瘙痒,中医诊断考虑为肾阳亏虚引起的骨质增生,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阳不足,阳虚生内寒,寒多则气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以骨骼发育失调,导致骨质增生。
意见建议:可选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配用右归丸调理,温补肾阳,散寒理气,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食品。

田喜江 主治医师 中医科 大连长生源名医堂 已帮助用户:2940
擅长:胃痛,泄泻,呕吐,呃逆,腹痛,便秘,头痛,眩晕,水肿,腰痛

问题分析:需要注意有湿疹或者蛲虫感染引起的肛门搔痒症,瘙痒严重可以使用皮炎平。如果检查有蛲虫可以服用肠虫清片来治疗,
意见建议:注 意卫生很 重要。需要勤洗澡勤换内裤。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陈月华 医师 内科 阜城县医院 已帮助用户:44937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

问题分析:你好,像你叙述的这种情况,从皮肤有疙瘩,伴有瘙痒感情况看,有可能是过敏引起,也有可能是皮炎所致,与风湿性疾病关系不大,具体还需要检查一下。
意见建议:建议你选择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是关键。同时注意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暂时不吃辛辣油腻鱼腥食物,以免加重瘙痒。

刘贵滨 医师 内科 安丘市经济开发区卫生院 已帮助用户:11754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