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6岁男童,一个月前腹腔淋巴结肿

会员117608587 6岁 悬赏10元 已回复
6岁男童,一个月前腹腔淋巴结肿大,症状发烧,挂点滴六天吃药三天,孩子一直说肚子疼,前三天又去检查还是淋巴结肿大,吃的小儿康颗粒,孩子还是说肚子疼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伊文 主治医师 黄冈市黄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综合
已帮助用户: 137920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考虑存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性,那么这种情况除了检查B超之外,还需要检查一下血常规,看一下,明确具体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意见建议:那么这种情况需要考虑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治疗的,通常来说需要考虑继续抗炎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服用一些调节胃肠道菌群的药物,比如可以考虑给孩子服用妈咪爱,进行调理治疗的,方便的话,给个评价,谢谢
有用0
连运福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二七连运福中医诊所 妇产科 私人诊所
擅长:真菌性外阴炎,滴虫阴道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已帮助用户: 107564
问题分析:你好,据你的描述肚子痛只是症状,不能说明是内在患了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淋巴结的肿大可能只是一个诱因
意见建议:最好是再去别的医院,最好是县市级以上的医院儿科,再做血常规,彩超等详细检查下,只有找出原因了,才能选择对症的药物或者是方法治疗了,不要让孩子吃辛辣上火的食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淋巴结肿大只要通过积极的消炎治疗就可以改善,一般可以使用抗生类的药物,可以具体的淋巴结肿大部位,判断使用消炎药物,平常要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高脂肪餐,不要酗酒,避免受凉上火,少吃辛辣刺激食物,进食容易消化食物。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小孩淋巴结肿大考虑跟感染、受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系,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需要及时治疗才行的可以使用抗感染、清热解毒、解热镇痛这些药物治疗,多喝水,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劳累、受凉。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淋巴肿瘤是可以治愈的病种,有很多是可以生存10年以上,如淋巴肿瘤中的霍奇金淋巴瘤,通过化疗、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晚期经过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50%以上,尤其是生物治疗的介入,为弥漫大B淋巴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如确诊弥漫大B淋巴瘤且CD20阳性,可选择单克隆抗体美罗华治疗,延长生存期,其他病种在治疗缓解后选择骨髓移植,达到长期生存。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普通的肝炎的可能并不会引起明显的淋巴结肿大。
如果是乙肝的症状,有可能会有腹腔的淋巴结肿大,但是很少有其他地方的淋巴结肿大。因此要根据临床的具体状况来进行判断,同时要注意在乙肝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保肝降酶的治疗和治疗,同时要明确肝炎的原因,明确其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乙肝最好是通过正规的抗乙肝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则要进行丙肝病毒的彻底治愈。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淋巴结肿瘤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恶性肿瘤可以经手术切除、化疗、放射线治疗、免疫治疗、单株抗体治疗或其他方法治疗。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恶性程度、发展程度以及病人身体状态。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感染会引起淋巴结肿大,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当身体出现了慢性感染的问题,就会导致淋巴结出现肿大的情况,而且质地比较柔软,也可以保持在活动的状态,但是当身体出现急性感染的时候,引起淋巴结肿大,就会有可触摸到结节,常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尽量避免吃辛辣,避免喝酒。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