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服药治疗

会员116149485 45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今日空腹体检,发现总胆红素31.4,葡萄糖6.33,总胆固醇7.34,甘油三酯3.74,低密度4.15,尿酸467.3,其余肾功,肝功,直接胆红素等指标都正常,请问医生怎么办,是否服药?谢谢。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威胜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 皮肤科 二级
擅长:皮肤病:扁平疣,寻常疣,丝状疣,血管瘤,老年斑,痣...
已帮助用户: 85562
你这个情况,需要提供参考值数据的。或者你可以看看实际检验的数值和参考值范围是否相符,不相符就是有异常.
有用0
宋桂英 主治医师 沂源县南麻卫生院 内科
擅长:急性上呼道感染,感冒,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扩张,...
已帮助用户: 63177
指导意见:你好,你的检查结果报告单,说明你的身体问题不是很大,这种情况下你没有必要服用药物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还是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尽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且加强体育锻炼,这相对来说是你的最佳选择,麻烦你对回复作出评价。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早期的高血压疗法是用药物控制血压后,可以停止长时间服用。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医学界普遍认为,一旦诊断出高血压,就必须终身服用药物。血压的变化会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长期服用长效的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变化。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因高血压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医生建议,一旦诊断出高血压,就应该终身服用药物,而不是盲目的停药。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治疗脑梗的口服药以抗血小板积聚类药物、他汀类降脂固斑药物、营养脑细胞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等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1.抗血小板积聚类药物:此类药物以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为主。
2.他汀类降脂固斑药物:此类药物以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为主。
3.营养脑细胞药物:如吡拉西坦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
4.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等药物。
5.活血化瘀类药物:此类药物以复方丹参片、脑心通胶囊、银杏叶片、磷酸川芎嗪片等药物为主。
需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需在专业医师建议下,遵医嘱服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所以需要终身服药控制病情。高血压病与糖尿病属于慢性病,两者均需终身服药,长期坚持服药、合理饮食,配合运动疗法,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甲状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异质性疾病,因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亦不相同,不同甲状腺炎,治疗方法不一样,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彻底检查,并接受医生指导,为了不误解治疗的最佳时机。
甲状腺炎的病因有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甲状腺肿大等体征,结合实验室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治疗。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治疗胃肠痉挛的口服药有抗胆碱药物、质子泵抑制剂、解热镇痛药等,具体内容如下:
1.抗胆碱药物:如果患者出现了胃肠痉挛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颠茄片等抗胆碱的药物,以减轻胃肠道平滑肌所受到的刺激,从而减轻胃肠痉挛引起的不适症状。
2.质子泵抑制剂:在胃肠痉挛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质子泵抑制剂,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以改善不适症状。
3.解热镇痛药: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比较明显,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胶囊等药物来止痛。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药物治疗一般需要对症用药,如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可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针对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高血脂服用降脂药,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服用上述药物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擅自停药,否则后果非常严重。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由医生进行面诊指导。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