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吃什么药

会员116471449 50岁 已回复
请问尊敬的医生我一下描述的对心脏有危险吗?应该吃些什中成药?谢谢!前俩天做的动态心电图,有窦性心律偶发室早,室性心律失常4联律有2阵,室性早搏总数260次,,0.3%单个室早260次()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程丽春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已帮助用户: 22175
你好!根据你描述情况,建议你口服倍他乐克及参松养心胶囊治疗。
有用0
关注
刘南南 主治医师 张店区中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风...
已帮助用户: 5153
指导意见:您好。方便的话上传一下完整的动态心电图报告吧?考虑心律失常,早博数量不是很多,有没有心慌等不舒服?可以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有用0
孙宝贵 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已帮助用户: 92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多考虑有可能是由于长期的饮食生活因素以及年龄等因素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影响正常的心脏射血,进而就容易引起类似的症状,
意见建议:针对你目前的情况,建议可以服用普萘洛尔,稳心颗粒配合丹参滴丸治疗,另外近期要注意多休息,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药物是什么,主要取决于患者目前患的心脏病类型。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等药物进行,这些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如果患者是因为心肌桥而导致心前区不舒服,那么最有效的药物就是β受体阻断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和地尔硫卓是典型的药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冠心病患者常用的两种药物,抗血小板治疗以抗血小板凝结、预防血栓形成为主,抗血小板药物有阿斯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他汀的主要功能是减少LDL的含量,并能延缓其发展。
冠心病稳定时,LDL的目标是2.60毫摩尔/升。极高危人群LDL的目标是低于1.8mmol/L,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来说,心脏病突发吃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药。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如果突然发作,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因为心脏疾病的种类太多,服用的药也就不一样了。对于冠心病患者,可以口服消心痛、麝香保心丸、阿斯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口服人参养心胶囊等药物。心肌炎、心肌病可以口服ATP胶囊、辅酶Q10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但如果是心脏方面的问题,则需要及时就医。建议到医院做全面的体检,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衰是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有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等。治疗时可服用诸如消心痛片等硝酸盐类药物,以提高心脏的血液供应,并使肺静脉压力下降。
患者可通过口服ACEI或ARB制剂来改善心肌重塑和降低血压。口服利尿药、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药可以缓解肺水肿。可以口服强心药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性,控制心率。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脏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实际上包括多种类型。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扩张型或肥厚性心肌病等。具体用药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心脏病。如果是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可以通过手术和介入治疗来治愈。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口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斑块消退。患有肺心病的患者要注意预防感冒和炎症的发生,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吸氧。扩张型心肌病需要长期使用美托洛尔、依那普利等药物,以改善心肌功能。肥厚性心肌病需要口服美托洛尔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病情。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