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周围烫伤

会员113064289 24岁 已回复
用碘伏和烧伤膏治疗过2天皮肤表面呈现黄色凝固状态这种情况是否是已结痂情况大概多久恢复会留下什么程度的疤痕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乾德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胃溃疡性穿孔,肠粘连,胆囊息肉静脉曲张,股疝结肠破...
已帮助用户: 3843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病情描述和看图片,分析为浅二度烧伤,可用湿润烧伤膏涂抹伤面,每天涂抹二至三次,口服一周消炎药物,保持伤面清洁,一般半月左右恢复,伤面较浅不会留疤痕。
有用0
关注
姜德智 医师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南区医院 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肾结石,尿路感染,尿道炎,肾积水,尿道结石,输尿管...
已帮助用户: 2418
指导意见:你好,从你描述的情况,以及图片上看,初步考虑是二度的烧烫伤,而且有少许结痂形成,目前无明显的感染的情况。建议你继续碘伏擦拭消毒,外用烧伤膏治疗,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沾水。这种烧伤大约需要两到四周的时间愈合。
有用0
关注
董鹏 主治医师 肥城曹庄矿医院 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骨折,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骨刺,骨质疏...
已帮助用户: 33297
指导意见:你好,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面部烧伤后。从图片上看,尚未完全结痂。一般一周左右可康复。可能会留下轻微疤痕。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感染。
有用0
相关问答

可以通过激光的方法去烫伤疤,通常去除的效果比较理想。激光利用光热的作用,能够直接作用在疤痕上,能够去除局部的色素,而且能够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能够达到去除疤痕的目的。如果疤痕过度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切除以后需要做好局部卫生,能够有效的预防皮肤感染。

鲍世威 副主任医师 整形美容 北京医院 已帮助用户:68
擅长:擅长各类整形外科疾病的诊治、美容外科手术及激光治疗,包括:面部美容手术,如个性化重睑术、眼角开大术、隆鼻术、眼袋切除术;微创注射美容:肉毒素除皱瘦脸,玻尿酸注射;假体隆胸术;脂肪注射隆胸术;酒窝再造术;体表肿瘤的切除及修复;增生瘢痕及瘢痕疙瘩治疗;微创腋臭根治术;吸脂塑形术;激光祛痣、激光脱毛、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祛痘痕等。

电灼法祛痣周围皮肤烫伤可以局部涂抹去疤痕药膏或者是做点阵激光,有效去除皮肤上的烫伤疤痕。点痣之后皮肤上留有小疤痕可以涂抹去疤痕药膏,需要坚持涂抹一段时间会把疤痕慢慢转化掉,随着体内代谢功能排出体外,对皮肤起到消炎杀菌效果。疤痕特别严重,可以选择点阵激光去除。

路会 副主任医师 整形美容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鼻整形,太阳穴下颌角颧骨下巴整形,乳房整形,眼部整形,吸脂体形雕塑,肉毒素胶原蛋白玻尿酸美容,发明了预防膨体(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术后感染的方法--国际整形美容外科学界公认的难题,发明了双隆鼻器隆鼻法。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这个有可能是由于过敏导致的。
指导建议:这个注意不要吐太多,也有可能是由于烫伤有一个发展期,建议使用碘伏消毒,做好消毒之后也配合口服消炎药治疗。

张利勇 副主任医师 外科 扬州市中医院 已帮助用户:11487
擅长:骨折,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韧带拉伤,半月板损伤,踝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损伤,髌骨软化症,O型腿

烫伤后的冷疗可以有效减轻创面损伤,减少渗出导致的肿胀,并具有止痛作用。血管内的血浆外渗,血浆渗出到表皮和真皮之间,会在表皮下形成水泡,可以抬高肢体不要下垂,有利于血液回流,渗出液吸收,减轻肿胀。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性肿瘤,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肿瘤,胆管癌,腹膜后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脾脏病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别是腹腔镜微创手术。

需要忌口。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像辣椒,胡椒,芥末,洋葱生姜等刺激性大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会刺激皮肤皮脂腺的分泌,易引起皮脂腺囊肿感染,进而导致烫伤创面的感染。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性肿瘤,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肿瘤,胆管癌,腹膜后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脾脏病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别是腹腔镜微创手术。

烫伤创面感染主要是加强创面处理,可以消毒清创,清除表面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然后依据创面分泌物培养选用敏感抗菌素静脉应用,然后创面使用抗菌药膏包扎换药,依据创面情况每天或者隔日换药,充分引流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控制感染。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