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胎儿体重

匿名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孕40周+3天,胎儿双顶径96,股骨长72,腹径114,单胎头位右枕,近颈部见脐带回声,请问:胎儿大概有多重?本人30岁,身高156,体重135斤,能否顺产?谢谢……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梅丽 副主任医师 沈阳二0四医院 妇产科 二级
擅长:盆腔积液卵巢囊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真菌性外阴...
已帮助用户: 69704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分析,从你的检查报告上看考虑胎儿应该在六七斤左右,建议你最好是看一下你骨盆儿的情况,再决定是否可以顺产。
有用0
关注
王付文 主治医师 商河县殷巷镇卫生院 妇产科
擅长:滴虫阴道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盆腔积液卵巢囊肿...
已帮助用户: 29930
指导意见:你好,现在无法判断具体的重量,但是考虑现在是可以顺产,但是分娩是动态的过程,还需要根据分娩前的检查决定分娩的方式。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请您对我的回复进行评价,谢谢!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预测胎儿体重计算器原理是根据胎儿的双顶径,胸围和股骨长度等径线的数值来大致推算的。具体分析如下:
预测胎儿体重只是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肚子中的胎儿的重量,通常以胎儿的双顶径,胸围和股骨长等径线为准来大致推算的,虽然与正常人的重量有一些差异,但也没有那么明显,大部分的情况都是通过彩超进行计算,假如胎儿的重量较小,那么就表示其缺乏足够的营养,这个时期要注意适当的饮食,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并且在怀孕中期和晚期要注意补钙。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一般情况下,在怀孕期间,胎儿的体重计算方法比较多,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孕妇的宫高,腹围来进行计算。
胎儿的体重=宫高*腹围+200;这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胎儿体重估测并不代表婴儿出生的实际体重,会存在一定误差,预测孕期胎儿体重的目的在于及早发现胎儿发育上存在的问题,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胎儿体重五公斤到八公斤是比较合适的。
体重超过8公斤的称为巨型婴儿。体重在5磅之下为低重量。因此,5-8公斤的体重属于很常见的现象,而目前最新的看法就是怀孕期间的母亲,怀孕期间的宝宝要保持6-7公斤的重量。6-7公斤的宝宝,天生就是最聪明的,而6-7公斤的宝宝,无论是做手术的,或者自己分娩的,都会很成功。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在孕期估算胎儿的体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它对于判断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尤其重要,估算胎儿的体重主要包括以下这么几个方法。
第一,B超是利用b超来判断胎儿的重量,比如头围、腹围、股骨的长度,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也是最准确的方法。
第二,通过测量孕妇的宫高和腹部围来判断胎儿的总体发育,从而推断出胎儿的重量,不过这个方法比较粗糙,而且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第三,可以根据怀孕期间的体重指数来确定孩子的体重,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衡量标准,在临床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胎儿体重正常为2.5-4公斤。
胎儿的重量是影响产妇生产安全和胎儿健康的重要因素。医学界认为,胎儿的体重在2.5公斤到4公斤之间是正常的情况,从临床数据来看,胎儿通常是3公斤左右。如果胎儿的体重低于2.5公斤,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营养不良、喂养困难的情况。如果胎儿的重量大于4公斤,就叫做巨型胎。出现巨大胎时,发生肩难产、臂丛神经受损、产后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而胎儿在成年后患心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可能性也较大。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26周胎儿体重是两斤左右。
26周的时候,宝宝的重量大概是两斤,属于孕中期。胚胎各个器官逐步成熟,并在皮肤下形成了大量的油脂。但是具体的斤数会因胎儿营养的吸收而存在一定差异。孕妇平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要适当的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促进胎儿的营养吸收与大脑发育。
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从而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