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2天注射乙肝疫苗,5天后引发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

会员61995 1 已回复
出生32天注射乙肝疫苗,5天后引发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治疗5天。激素治疗近3个月。之后血小板一直正常。想咨询的是,这次疾病是因疫苗引起,治疗时医生嘱咐暂停一切疫苗接种。请问:1,什么时候可以继续接种,是否会有类似情况再发生。2,前次疾病引发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因为免疫系统的问题。我们该怎么预防或治疗。谢谢!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宓世淳 主任医师 甘普华——私人医生 内科
擅长:chenshuaiman@126.com
已帮助用户: 16833
你好:
这个在过敏治好以后才可以注射疫苗,以免发生在此过敏,像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做好预防,预防是最关键的,尤其海鲜之类的食物禁止吃,具体用药你还是要听主治医师的意见,不能乱求医。小孩的病不能耽误。
有用0
相关问答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治疗的副作用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一般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无力、浮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会危及生命。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达那唑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面只是作为二线用药,首选的是糖皮质激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采取个体化治疗,轻微的密切观察就可以,不需要用药,出血风险比较高的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生在2~8岁的儿童,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儿童在发病1~3个星期时,往往会出现急性病毒感染,其症状通常是迅速、高烧,以自发性的皮肤及粘膜为主要特征,多为针头大小的皮下或皮下出血点,或有瘀斑、紫癜等。一般多见于肢体,容易发生撞击的地方,而身体不常见。该病是一种自我抑制的过程,85~90%的儿童在1~6个月后会自行愈合,10%的病例会发展成长期,大部分死亡原因是由于脑出血。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60%-70%的患者血小板可恢复正常,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良性疾病,一般要在排除了其他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之后才能诊断,是个排除性的诊断,治疗首选激素治疗。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一般来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是继发性的,可能是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的,可以遵医嘱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使血小板逐渐上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家长日常要合理喂养宝宝,可以让宝宝适当晒太阳,提高免疫力。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了针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和生成障碍,病人出现了血小板数量减少和一系列出血的症状。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