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吃螺内脂片可不可以用氢氯噻嗪代替

会员98411670 46岁 已回复
我现在吃螺内脂片可不可以用氢氯噻嗪代替我现在吃螺内脂片可不可以用氢氯噻嗪代替
医生回答 共6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雷 医师 河北省北石槽乡卫生院 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自汗盗汗,感冒,黄疸
已帮助用户: 14645
指导意见:你好,螺内酯属于保钾利尿药,氢氯噻嗪没有保钾的作用,假如低血钾的话不能更换
有用0
郭雁冰 主治医师 南宫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二级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12691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不可以的,应该遵医嘱治疗 ,建议你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休息,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
有用0
关注
崔方云 主治医师 夏津县白马湖镇卫生院 内科 一级
擅长: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胃炎,胃溃疡,以及肝胆方面的疾...
已帮助用户: 3480
指导意见:你好,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因为前者可以补充服用利尿药引起的缺钾,而氢氯噻嗪只起到利尿的作用,一般两者同时服用!
有用0
关注
张红芳 副主任医师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医务室 内科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门脉性肝硬化,反流性食管炎,门静...
已帮助用户: 26089
指导意见:你好,氢氯噻嗪片也可以利尿消肿,可以代替螺内酯的。
有用0
关注
吕涛 主治医师 莱芜市方下镇医院 内科
擅长: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
已帮助用户: 66213
指导意见:你好你说的这两种药物虽然都是利尿的,但作用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代替,螺内酯是保钾利尿的,能保证钾不丢失,氢氯噻嗪没有这个作用!如果对我回复满意请继给予评价一下,还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有用0
陈树蕃
擅长: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慢...
已帮助用户: 19
问题分析:你好,持续血压过高,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
意见建议:高血压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坚持锻炼身体。需要注意坚持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有用0
相关问答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可以长期吃。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是高血压的复合制剂,主要包括缬沙坦和利尿剂类降压药物,这两种药物的应用可以在强化降压的同时预防不良反应。缬沙坦本身容易导致血钾升高,而且降血压的疗效也比较好。高血压可以积极应用,如果是高血压合并心衰群也应用。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要逐渐的改变宝宝的习惯。能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较高,宝宝在饮食上要注意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也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菜汤和营养的粥。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这个药是不能长期服用的,因为长期用药可能会引起口干、渴感、虚弱、昏睡、嗜睡、烦躁、肌肉痉挛和疼痛、肌肉疲乏、低血压、少尿、心动过速和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或呕吐等不良。有部分病人也可能会出现急性低血压、氮质血症等。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主要副作用有头痛、头晕疲劳、恶心呕吐、尿液异常、性功能障碍和水肿。罕见的病例还有虚弱、腹泻、消化不良、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损害。厄贝沙坦罕见的不良反应还有胰腺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食欲减退、尿酸升高、短暂性视力模糊、感觉异常、心律失常、睡眠障碍和忧郁。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这是不能代替的,蔬菜中含有纤维素,维生素C、钙、磷、镁等,都是身体必须的,水果含有的是糖和维生素,是很大的区别的。特别是小孩子,更应该均衡饮食,什么都要吃,蔬菜更应多吃。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头癣是可以用贝舒宁的。
头癣是指致病性真菌感染头皮和毛发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癣菌感染。头癣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患病的人或者患病的动物直接接触传染引起,也可以通过共用的生活用品、理发用具等间接传染引起。贝舒宁是一种中成药物,主要成分有柏埔、苦参等,具有抗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所以头癣是可以用贝舒宁的,一般取适量的药膏涂于头皮患处,反复按摩至吸收,每天两次。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