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食物可以补肾精?

会员99011936 16岁 已回复
什么食物可以补肾精?什么食物可以补肾精?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潘效营 医师 柘城县老王集乡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慢性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已帮助用户: 37632
指导意见:从你的叙述分析你说的情况可能是肾精亏虚,中医科比较常见,发病的原因给你体质,过度劳累和频繁手淫等因素有关,建议戒掉手淫的不良习惯,应用五子衍宗丸进行调理,至于饮食上可以多食用韭菜,羊肉等补肾壮阳的食物。
有用0
关注
汪小玲 深圳华侨医院 其他 三级
擅长:综合
已帮助用户: 2839
问题分析:建议充分说明最近生活近况,特别是性生活近况.补充体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出原因,主要通过锻炼,药补和食补都辅助方法.
意见建议:男性补肾壮阳最好的方法还是得靠平时锻炼,饮食上多吃些高蛋白食物还有洋葱,韭菜,山药等等保健蔬菜.
有用0
关注
纪雪绒 医师 秦都区博华诊所 中医科 其他
擅长: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性头痛
已帮助用户: 80213
指导意见:你好从你所说的这种临床表现来看,肾虚具有补肾精的食物有黑豆,黑芝麻,猪腰子,韭菜,鲑鱼荔枝等。在中医上来说,凡是黑色的食物基本上都有补肾的功效。
有用0
关注
柳佳鑫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 内科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感染
已帮助用户: 81646
指导意见:您好。一般黑颜色的食物的话都有一定作用的,你平常最好是多吃一些黑木耳,几乎都可以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肾精亏虚和房劳过度、过度疲劳、经常熬夜、机体摄取营养不足等原因有关,患者可以食物调补为主。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滋补食品,起到补益肾阴、强壮筋骨的作用。如核桃、生蚝、枸杞子、黑芝麻、黑豆、桑葚果、蓝莓、驴肉等。如通过食物调理无法改善病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影响身体健康。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补肾强精的食物往往都是黑颜色的食物居多,如黑豆、黑米、黑枣、黑芝麻、黑木耳等食物,都能够起到很好的补肾强精的作用。还可以吃牡蛎、扇贝、瘦肉、坚果、糙米等,都能够通过补充锌元素而起到补肾强精的作用。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肾之精气盛衰关乎人的生、长、壮、老,所以补肾填精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饮食、服用中药等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1.饮食:可以吃一些补肾壮阳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牡蛎等,但是单纯的通过饮食来补肾可能效果不佳,只能起到辅助效果;
2.中药:可以选择八子补肾胶囊,其以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等八种补肾益精的种子类药物为主,含鹿茸、海马补肾填精的动物药,又兼人参温扶元气,地黄滋肾阴,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温扶肾阳,诸药合用起到补肾填精、调理阴阳、温扶元气的功效,并且对于整体衰老、系统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均表现出确切改善作用。

宋观礼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感冒咳嗽、鼻炎、冠心病、胃炎、体质调理、亚健康

一般情况下,肾精亏虚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小儿出现肾精亏虚的情况,还容易伴有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不思饮食、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生脉饮等,有利于缓解相关症状;如果成年人出现肾精亏虚,还容易出现虚发早白、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大补阴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等,能够缓解相关症状。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可以服用左归丸。中药成分有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枸杞子、杜仲、菟丝子、牛膝、当归、鹿角胶(烊化冲服)、龟板胶(烊化冲服)、肉苁蓉。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4次温服,每日1剂。注意休息,避免手淫。饮食清淡易消化为主。

李明 副主任医师 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怀孕期间,如果出现孕酮偏低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可以吃柠檬或者是大豆,这两种食物,对于补充孕酮,还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同时在蔬菜上也可以选择菠菜,芹菜这些叶菜。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