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血压医生给开药:每天早上起床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匿名 65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有高血压医生给开药:每天早上起床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一次吃5毫克每天一次加乌拉地尔缓释片一次吃30毫克每天一次,现在自己用买的电子血压计测量中午148/52,晚上158/56,早上起床没吃药前159/59,自己上网看到网上说血压控制在高压130左右低压80左右最好,请问要换药吗或者改剂量吃法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要换药吗或者改剂量吃法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曾海 主任医师 北碚区中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慢...
已帮助用户: 21100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问题分析:高血压病史、压差大显示动脉硬化。平时应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查血脂。你的血压还未达标可以继续服药治疗
有用0
魏飞宇 医师 昆华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61287
你好,可以考虑继续药物治疗,不用换药物治疗高血压,
有用0
关注
侯容容 主治医师 肥矿集团机关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2433
问题分析:血压随季节、昼夜、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有较大波动;血压有明显昼夜波动,一般夜间血压较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形成清晨血压高峰。
意见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原则上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舒张压降得过低可能抵消收缩压下降得到的益处;建议您及时就诊。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 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问题分析:你好,你目前这个检查结果的话脉压差很大呀,这个需要可能会存在有心脏疾病,或者甲状腺功能性疾病,最好是检查一下。
意见建议:而且你目前的血压还是比较高的,这个需要继续口服药物治疗。而且电子血压计检查结果并不十分准确,最好是随弹簧血压计。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病人要注意合理饮食。在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吃氨氯地平片是可以的,是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治疗高血压可以单独用药,也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心动过缓,胸痛,低血压,外周局部缺血,晕厥,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周围神经病变都可以食用。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有高血压的人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花生,但不能过量食用。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因此,高血压的人要注意多吃少盐少脂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的食物,避免过度的疲劳和操劳。最好是到医院做一些常规的压力疗法。患者还可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来稳定高血压的病情,避免血压反复升高,导致头晕、头痛等情况。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吃海带一般是比较好的。
海带是一种海藻,富含岩藻多糖这种独特物质,可以有效地预防结直肠癌。海带还可以降低血压,海带中的多糖具有降血脂的功效,海带中碘含量非常丰富,可以起到预防甲状腺的效果。如果是肥胖的患者,可以通过吃海带来减轻自己的饥饿感,同时也可以吸收更多的氨基酸和无机盐。
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要注意清淡,建议按时服药,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可食黑蒜,吃得合适没问题,但是不能够治疗高血压。
治高血压的说法,可采用药物治疗,以平常饮食为主,应以清淡、低盐、低脂为主,勿食油腻之品,亦勿食动物内脏,此时可以适量的吃黑蒜。如果有高血压患者需要降压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不能随便吃药。平常时应该注意休息以免疲惫,忌情绪激动,可适当锻炼。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吃土豆是可以的。
高血压患者可以食用马铃薯,马铃薯属于淀粉类食品,一般对血压没有任何的危害,需要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要及时服用降压的药物,避免食用过多的辛辣刺激的食品,多注意多休息。高血压患者还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药物来控制疾病。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