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神经痉挛怎么样治疗?吃什么药好..

会员1141349 已回复

您好!面部神经痉挛怎样治疗?吃什么药好?
患者年龄:62
患者性别:女
病情描述:
嘴部和眼角抖动频繁,发病有多半年了,在此之前有过一次,也好过,过一年后又出现现在的情况,没有其他疾病。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一直在治疗,也吃了好多药,但吃药期间症状减轻,停药症状如初,很烦恼。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恳请贵医生能介绍用怎样治疗效果好,该吃什么药好。

医生回答 共2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熊英 湘雅二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15852
您好,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1.中枢型: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2.周围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治疗方法;体针、电针、穴位敷贴、针罐、温针、电针加穴位红外线照射、综合法、刺血. 1、一般护理:在急性期应当适当休息,注意面部的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吹冷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2、局部护理: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水温50-60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用力应轻柔、适度、持续、稳重、部位准确。患者可对镜进行自我表情动作训练:进行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每日2-3次,每次3-10分钟。3、营养支持:饮食应营养丰富,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禁烟戒酒,忌食刺激性食物。4、药物应用: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服用泼尼松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等副作用。避免在此期行创伤性大、刺激性强的治疗,易减轻对患侧肌及神经的损害。出现咽部感染时应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治疗。5、眼部护理: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减少用眼动作。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并用抗生素滴眼,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6、口腔护理: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7、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有用0
吴利兵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你好,你的这种情况考虑为面瘫。面瘫即指面肌瘫痪,现代中医又称面神经麻痹。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是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如面肌瘫痪、味觉减退等。面瘫又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主要后遗症为面肌纤维性痉挛(患侧出现小而快速的、部位不恒定的肌肉搐搦性收缩,常伴有瞬目运动增多,严重时可扩展至整个半侧脸部,包括颈阔肌)初发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面肌痉挛患者,经治疗后,一般在一个月左右痊愈。尤其在发病的最初7天内是最佳治疗期。故需尽早进行治疗!在急性期内,适当地服用一些抗病毒的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强的松,地巴?,维生素B1,B12。传统治疗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鼻塞药、介入治疗、面部注射药物以及一些民间的土办法如擦鳝鱼血等均有不错的效果。治疗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忌吃辛辣刺激食物。面瘫治愈后应避免疲劳过度,吹空调时切忌直接吹风。否则面瘫容易复发。祝你健康!
有用0
关注
谭奕芝 医生会员 湖南省儿童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13728
您好!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 周围型面瘫初期使用民间偏方治疗成本较为低廉。治疗方法主要是针灸,穴位敷贴,理疗。另外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有用0
刘满林 医生会员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17247
您好,这种情况不排除是面瘫的可能。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是由于神经损伤所致,一般为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瘫痪、口面歪斜、流口水、感觉异常、苦笑是表情异常引起面瘫,主要可以通过面部针灸、按摩刺激等治疗。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检查指导下治疗。
有用0
关注
黄战武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中风,骨折术后等
已帮助用户: 101521
您好,这可能存在面瘫的症状所致,对于面瘫,引起面瘫的直接原因为面神经麻痹或是受损所致,如面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瘫痪侧的肌肉麻痹、口角歪斜、闭眼异常等症状,通常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针灸、面部按摩刺激等。
有用0
关注
肖雯婷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其他 二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后遗症
已帮助用户: 80787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面神经麻痹的预防

  1、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
  2、平时面瘫患者需要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紫外线等。
  3、需要多做功能性锻炼,如:抬眉、鼓气、双眼紧闭、张大嘴等。
  4、每天需要坚持穴位按摩。 坚持穴位按摩5、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有条件的话,做些足底按摩。
有用0
关注
吕日旭 医师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大庆路企业街卫生服务站皮肤科 皮肤科 一级甲等
擅长:皮肤
已帮助用户: 133056
指导意见:面瘫除了针灸治疗,可用面神经纤维蛋白激活疗法,它可以在短时间激活修复您受损的面部神经元,改善您面部微循环,从而达到消除面部神经麻痹的效果。多做些功能性锻炼,如抬眉 、双眼紧闭、鼓起等,湿热毛巾敷脖,注意头面部保暖。
有用0
关注
张从 医师 贺营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慢性糜烂性胃炎,肝炎,习惯性便秘
已帮助用户: 272407
指导意见:就您的情况应该是面神经炎,积极针灸治疗,口用甲钴胺片,最好具体看看中医大夫,中医治疗要由医生辩证进行,各人体质不同,用药也会有加减的,
有用0
关注
李占胜 医师 威县贺钊乡小河村卫生室 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脂肪瘤,痔疮,疝气,阑尾炎等,
已帮助用户: 460681
指导意见:面部痉挛治疗主要有局部注射肉毒素,严重的可以手术治疗,最好是用针灸治疗,效果很好,建议你注意不要受风、预防感冒。
有用0
关注
张建国 医师 河北省邢台威县贺营乡卫生院 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崩漏,痛经,妊娠小便淋痛
已帮助用户: 211312
指导意见:面瘫学名叫面神经炎,俗语叫面瘫、嘴歪、吊斜风等,建议积极针灸治疗口用甲钴胺片,同时服用中草药牵正散。
有用0
关注
王骞 安徽歙县新溪口乡育林村卫生室 外科 一级丙等
擅长:蜂窝组织炎,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
已帮助用户: 277184
指导意见:你好,基本是心理性的,建议保持乐观,减少不良刺激。也是很重要的,基本是会好转,建议当地医生指导针灸试试。
有用0
陈光献 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癫痫
问题分析:面部神经痉挛医学上叫做面肌痉挛习惯上称为“面抽”表现为面部肌肉发作性反复性的不随意抽动.关于本病发生的原因迄今不明.大多学者和临床医师认为系面神经在内耳门附近受小脑后下动脉分支压迫所致;当血管过度迂曲伸长拉紧或硬化时始显症状.推测受压处面神经髓鞘萎缩传入感觉纤维与传出运动纤维发生“短路”激活运动纤维引起面肌痉挛.另外一种说法是:从面神经发出的运动抑制纤维也分布于肌肉中当某种因素使抑制纤维兴奋消失时面肌就痉挛.
意见建议:本病是慢性进行性发展一般不自发缓解部分患者在晚期出现患侧面肌瘫痪和萎缩抽搐也停止.病程初期面肌抽搐仅限于眼轮匝肌时应与功能性眼睑肌痉挛鉴别后者不向下面部扩展且常为双侧性.当面肌抽搐伴有其他颅神经损害或肢体功能障碍或件有肢体不自主动作时应考虑颅内病变需去医院诊治.
有用0
周洁 医师 湘南学院 其他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79315
你好,你的情况考虑是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治疗方法以祖国传统医学的针灸推拿按摩为主,可到医院康复科检查治疗。
有用0
彭康 医师 湘南学院 其他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14807
您好,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面瘫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体针、电针、穴位贴附等。面瘫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每天配合穴位按摩等方法。
有用0
关注
刘咏武栎 医生会员 广东工伤康复 内科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9424
病情分析: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针灸治疗(一)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在急性期应当适当休息,注意面部的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吹冷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2、局部护理
  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水温50-60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用力应轻柔、适度、持续、稳重、部位准确。患者可对镜进行自我表情动作训练:进行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每日2-3次,每次3-10分钟。
3、营养支持
  饮食应营养丰富,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禁烟戒酒,忌食刺激性食物。
4、药物应用
  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服用泼尼松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等副作用。避免在此期行创伤性大、刺激性强的治疗,易减轻对患侧肌及神经的损害。出现咽部感染时应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治疗。
5、眼部护理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减少用眼动作。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并用抗生素滴眼,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6、口腔护理
  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
7、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意见建议:意见建议: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用0
陈丽 普通医生 湘南学院 其他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20882
您好,面神经炎((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引起的原因主要是感染性病变(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耳源性疾病,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 肿瘤,神经源性:约13.5%, 创伤,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血管机能不全, 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闭目、鼓气和噘嘴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外病侧还不能作皱额、蹙眉、等动作。周围性面瘫除上述症状还不能皱额蹙眉,是重要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针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温针、电针、还应结合面部按摩,表情肌康复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治疗,主要进行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努嘴、鼓腮等训练。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营养神经的药,在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用毛巾热敷脸,每晚 3-4 次,勿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需要注意头部保暖。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 平时面瘫患者需要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紫外线等
有用0
关注
顾硕 深圳第二人民医院 其他
擅长:内外儿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5849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你好,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治疗方法: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有用0
彭秋榕 治疗师 湘南学院 其他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21706
根据受损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可由感染、外伤、中毒和代谢障碍导致。主要症状为面肌瘫痪,多数病人很高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病侧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一旦发生面瘫患者应到正规的医院会诊进行诊断与治疗。除了常规的体格检外应进行详细的耳科学检查,做面神经电图检测可以了解面神经受损后变性的程度为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可以发现引起面瘫的肿瘤、骨折等。面瘫的治疗一般为保守治疗。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扩血管药物、激素及局部理疗(如针灸、冷热疗法、推拿按摩)等大多能在一个月内恢复。若在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面瘫仍未恢复特别是面神经电图提示面神经变性达90%以上时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进行面神经减压术。面瘫较易复发故冬春交替季节,人们要注意不能疲劳过度,吹空调时切忌直接吹风,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同时保持情绪乐观,忌吃辛辣刺激食物。祝你健康!
有用0
医生会员
擅长: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有用0
关注
孔彬 广东医学院 其他
擅长:内外妇儿等一系列疾病
已帮助用户: 29403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你好,所谓的面瘫,就是面部肌肉瘫痪的意思,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所以也叫作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僻”或“口眼歪斜”。 面瘫(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歪眼斜,闭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建议及时到医院康复科进行针刺治疗为宜。
有用0
关注
刘国东 湘南学院 其他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65701
您好,面瘫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的神经性的疾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面瘫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体针、电针、穴位贴附等。面瘫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每天配合穴位按摩等方法。
有用0
郭尔夫
擅长:中风偏瘫 面瘫 偏头痛 脑梗 脑溢血等
已帮助用户: 4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这个情况,是面肌痉挛的表现,这个是一个比较顽固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注意面部防寒保暖,注意劳逸结合。可以到医院针灸科就诊及给予针灸及中药调理一下。
有用0
关注
罗军 湘南学院 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20278
您好,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一般不受年龄限制。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中医针灸治疗和面部按摩治疗效果显著,发现此病请及时就医,祝您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面部神经痉挛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抗癫痫的药物或镇静药物,镇静的药物要长期服用,一般副作用较大。另外一个方法是局部注射肉毒素,可以起到暂时缓解面肌痉挛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维持的时间不太长。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治疗上可以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症状加重时,可进行药物神经注射治疗,如果还是治疗无效,进行面神经分支切断术,对血管压迫所致面肌痉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面神经痉挛是指面部肌肉的非自愿抽搐,轻度治疗后症状略有缓解。在严重下,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闭合性面神经手术,足底按摩可作为补充,一些面部神经痉挛的病人也被称为面部神经炎。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治疗胃痉挛吃通常可以遵医嘱吃PPI抑酸药、h2受体阻断剂、解痉镇痛的药。具体内容如下:
PPI类的抑酸药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h2受体阻断剂的药物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解痉止痛的药有屈他维林、间苯三酚等。但患者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自己随意盲目用药,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面肌痉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在初期联合应用镇静药、弱安定药及抗癫痫药。并配合理疗。轻症经治疗后症状可略有减轻。重症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面神经封闭式手术治疗。建议可以足底按摩可以辅助一下的。最重要的是要放松心态,多方治疗,一定会痊愈的。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出现面肌痉挛,主要可能跟天气变化,肌肉受凉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对于面部痉挛的情况,如果没有药物过敏史,可以适当吃点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使用药水,每天涂六次,每隔二小时涂一次,要涂得水淋淋的,让其自行风干,药水涂好后不要用手去搓擦,让药水自行进入皮肤.药水涂之前做按摩半小时。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