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今天46天,8天没有拉便便,昨天吃了4颗七珍丹但还...

会员57610302 27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宝宝今天46天,8天没有拉便便,昨天吃了4颗七珍丹但还是不拉,原先一直纯母乳喂养,但因为母乳性黄疸停母乳3天,改吃三天奶粉,吃奶粉期间不拉,第三天吃了三颗七珍丹拉了,黄疸降下来后重新喂母乳,已经8天了还没有拉(重新开始喂养母乳刚开始母乳有点不足,但也没有多吃奶粉,是饿的吗?)我每天都吃蒸的水果,一颗苹果两根香焦,每天喝鲫鱼汤或鸡汤,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解决宝宝这个问题?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现在这个情况怎么治疗,治疗好以后该怎么预防这样的事情?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赵文文 医师 齐河县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疾病
已帮助用户: 16099
问题分析:根据您描述的这个情况来看,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由于母亲平时喝水喝的比较少吃水果蔬菜吃得比较少的原因导致的
意见建议:建议平时让母亲多吃水果蔬菜现在可以给孩子用一支开塞露
有用0
相关问答

有些宝宝可能用药1-2天就能够见明显的效果,有些宝宝则可能用药效果不明显。多数情况下宝宝见效的时间为用药3-7天。小儿七珍丹具有改善宝宝积食、便秘、镇惊退热,以及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抽搐、积食等表现。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宝宝有积食,可以适当服用七珍丹。
积食是指饮食过多,超过脾胃运化功能或者饮食寒凉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导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积滞胃肠。临床表现主要是口臭,腹胀,不欲食。宝宝肠胃功能尚不健全,容易出现积食现象。宝宝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能暴饮暴食。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肉糜。宝宝餐后要进行适当的运动。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七珍丹的主要功效就是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惊退热,化痰熄风。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惊风抽搐,夹食夹惊。
如果孩子感冒发烧、乳食停滞、便秘、急惊风、痉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七珍丹是用雄黄、天竺黄、天蝎草等中草药熬制而成。它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消积、通便泻火、镇惊解热、化痰熄风。如果婴儿感冒发烧、乳食停滞、惊风痉挛等症状时,可以使用七珍丹。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七珍丹是中药性质的处方药,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小儿,空腹服最好,用白开水或糖水送服。1个月的小儿每次3粒;3—4个月的小儿每次5—6粒;7—8个月的小儿每次8—9粒;12个月以上的每次15粒;3-4岁每次25粒;5-6岁每次30粒;7-8岁每次35粒;10岁及10岁以上每次40粒。如果未见效,24小时可以再服一次,最多限服三次,服用一次为一个疗程。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七珍丹是一种中成药,主要作用是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痉退热、化痰息风、用于小儿感冒发烧、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抽风惊厥、积食等。
小儿七珍丹主要成分是雄黄、天麻、天竺黄及很多中成药,与君臣佐使配伍成的中成药。具体用量根据说明书就可以,是小儿用药,有月龄、年龄的大小、用量范围,中成药通常没有明显副作用,有些孩子服用后可能会有腹泻的症状,症状不明显不要紧,不用治疗,具体用量及用药时间,要根据医生建议。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七珍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用于治疗感冒、发烧、腹泻的药物,但不能长期过量服用。
小儿七珍丹属于中成药类药物,其毒性作用较小,一般没什么危害。但如果服用过量或者个人体质原因,可能出现腹泻、肚子隐疼或其中临床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服用,饮食上注意少吃辛辣寒凉类的食物。

王志新 主任医师 儿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及哮喘。 消化道相关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