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出汗头为主.晚上手脚为主.晚上多为手脚盗汗.汗有腥味.头...

会员71586 5 2021-08-15 00:00:00 已回复
白天出汗头为主.晚上手脚为主.晚上多为手脚盗汗.汗有腥味.头发偏黄.时有偏食.时厌食不想吃生活情况不是很好稍活动就出汗稍偏瘦形象,请名师求助,我知道名师各有说法,请给一个中药方和西药方,还有请你们说吃那个方比较好。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曹子兴 医师 敬一堂中医门诊中医科
擅长:脾气变坏,情志内伤,风湿热,湿气重,气虚眩晕
已帮助用户: 354
你好患者朋友!!!!!!!你这样的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中药治愈的.
我给你开一个方子服了之后如果症状有改善你可以打电话告诉于我我再为你调治!!!!!!!!!
生龙骨 15g 生牡蛎 20g 杭白芍 8g
川桂枝 6g 麻黄根 10g 熟地黄 15g 生姜 8g 大红枣 7枚(劈开)
蜜炙甘草 8g 缩砂仁 8g 生黄芪 12g 山萸肉12g(将核去净称足分量)
*7剂每天一剂每剂煎二次每次煎一中碗药汁早晚各服一碗.

曹医师
有用0
相关问答

你好: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
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盗汗,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冒。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被褥也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此外,对易于盗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随之而止,这将胜过任何灵丹妙药

欧阳晨主任医师已帮助用户:1394
擅长:妇科儿科

你好患者朋友!!!!!!!你这样的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中药治愈的.
我给你开一个方子服了之后如果症状有改善你可以打电话告诉于我我再为你调治!!!!!!!!!
生龙骨 15g 生牡蛎 20g 杭白芍 8g
川桂枝 6g 麻黄根 10g 熟地黄 15g 生姜 8g 大红枣 7枚(劈开)
蜜炙甘草 8g 缩砂仁 8g 生黄芪 12g 山萸肉12g(将核去净称足分量)
*7剂每天一剂每剂煎二次每次煎一中碗药汁早晚各服一碗.

曹医师

曹子兴医师中医科已帮助用户:354
擅长:脾气变坏,情志内伤,风湿热,湿气重,气虚眩晕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是肾虚,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盗汗、形体消瘦、失眠多梦等
意见建议: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平时需要常吃一些补肾食品,动物肾脏、海参鸡蛋、骨髓、黑芝麻、樱桃、山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肾功效。

侯庆云妇产科兰州市中医医院已帮助用户:11254
擅长:妇科疾病

病情分析: 这是由于阳虚所致。阳虚不能卫外,故而汗出。脾主四肢,脾气虚则手脚心出汗。
意见建议:益气健脾,可以服用四君子汤或者补中益气汤

孙健中医科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帮助用户:1209
擅长:中医科,尤其擅长体寒等疾病

病情分析: 盗汗是不排除结核感染的可能的,应该拍片首先看看肺部,如果检查没有问题就可能是身体虚弱导致的,当然植物神经失调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意见建议:西医治疗盗汗效果不是很好,建议口服中药治疗,最常用的是六味地黄丸+虚汗停颗粒。

苏英杰医师妇产科邢台市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67587
擅长:不孕不育,子宫肌瘤,盆腔炎,无痛人流。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任朝笛内科已帮助用户:180917
擅长:胃炎、胃下垂、高血压、贫血、荨麻疹、湿疹、尖锐湿疣等
专家问答 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