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临床指南>麻醉疼痛科> 2014 SNACC共识声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

2014 SNACC共识声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

收藏
发布时间:

2014-04-26

发布机构:
神经麻醉与重症监护学会(SNACC,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in Ane
英文名称: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in Anesthesiology and Critical Car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endorsed by the Society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 and the Neurocritica

来源:

J Neurosurg Anesthesiol. 2014 Apr;26(2):95-108

内容介绍:

2014年4月,美国神经麻醉与重症监护学会(SNACC)发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声明,旨在供AIS患者的管理者参考使用。在该共识声明中,AIS血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显示全部 >>

2014年4月,美国神经麻醉与重症监护学会(SNACC)发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声明,旨在供AIS患者的管理者参考使用。在该共识声明中,AIS血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被分为12个主题。根据标准的美国心脏学会(AHA)证据评价方案进行证据和推荐分级。手术前评估建议① 由于AIS血管内治疗的时间窗有限,麻醉的手术前评估应该尽快进行,避免延迟血管内治疗(推荐等级Ⅱb,证据等级B)。② 麻醉医师应遵循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紧急程序标准(见附录A)。麻醉管理建议与使用GA相比,AIS血管内治疗时使用局部麻醉+清醒镇静的患者死亡率较低,神经学转归较好。然而,现有文献有限,且现有数据的质量不足以影响临床实践。使用局部麻醉+镇静有利于在手术期间进行神经学监测,麻醉诱导不会延迟干预措施的进行,但可能使患者暴露于误吸、呼吸抑制和不必要移动的风险中,可能增加手术持续时间。使用GA有利于气道控制,避免手术中误吸和患者移动,可能减少手术持续时间,但可能使患者暴露于血压波动的风险中,限制干预期间进行神经学监测,要求麻醉提供者经验丰富。GA也可能导致肺炎和败血症。如果选择GA,应该使用早期术后神经学评估和拔管的标准方案,使拔管后风险最小化。无推荐的镇静或GA时使用特定的药物或联合用药。① 建议对因医学原因而插管的患者进行GA(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B)。② 建议对不合作患者和大部分后循环卒中患者进行GA(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B)。③ 对气道受保护的合作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镇静和GA均可(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B)。麻醉相关的操作应该尽快进行,避免延迟血管内治疗。④ 对于所有接受局部麻醉+镇静的患者,麻醉提供者应该准备好在需要时快速把局部麻醉+镇静变换为GA(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C)。⑤ 应该与神经介入医师密切地交流,基于每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使麻醉技术和药物的使用个体化。给氧和通气管理建议① 建议对下列患者行气管内插管:出现意识障碍或脑干功能障碍的体征且气道保护性反射能力变弱、血管内治疗前恶心和(或)呕吐严重、含氧量低或高碳酸血、及镇静状态下气道阻塞(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C)。② 中度和深度镇静期间推荐补充氧气(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C)。③ 建议通过连续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和二氧化碳描记术监测所有接受AIS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C)。④ 应该逐步增加吸入氧浓度(FiO2),使血氧饱和度(SpO2)>92%,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C)。应该调整通气,维持GA下正常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 mm Hg)(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C)。⑤ 在程序性镇静过程中,应该避免呼吸抑制诱导高碳酸血症(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C)。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建议① 应该在AIS确诊后尽快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推荐等级Ⅱa,证据等级C)。② 维持收缩压>140 mm Hg(输液和血管升压药)且

指南下载:

2014 SNACC共识声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pdf

文件大小: 0.2M

点评指南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