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医生故事> 诊病待患者如母,患者做藏头诗相谢

诊病待患者如母,患者做藏头诗相谢

收藏
作者:余乐 徐若云 来源:长江网 2015-04-30 17:32

原标题:医生看病亲切像儿子 郭婆婆作藏头诗感谢医生

市民郭育英今年75岁,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高明松那里看病长达14年。昨天,她讲述了一个两次被误认为是“高妈妈”的故事。

14年前,郭育英因为老伴突然去世,打击太大,导致内分泌紊乱,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糖尿病。住院时,高明松是郭育英住院的管床医生,那一个月里,高明松每次查房时总是面带微笑,仔细询问病情,查房之外也会经常去看望郭育英,跟她聊聊天,宽慰她失去老伴后郁结的心情。

同病房的另外两个病友分属不同的管床医生,羡慕地对郭育英说:“你真是有福气的人啊。”郭育英不解地问道:“我怎么有福气了?”病友说:“你儿子给你看病,还没有福气啊!”郭育英跟她们解释说高医生不是她儿子,她们很吃惊,觉得做到这份上,怎么可能不是亲生儿子。

此后,郭育英就认准了高明松,爱屋及乌地对市一医院产生了信任,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市一医院看病。前几天,郭育英因为吃海鲜过敏血糖又升高了,特意挂了个专家号找高明松看病。看完病出门,诊室门口的两位婆婆问她:“里面专家是你的儿子啊?”郭育英说:“不是,我有个医生儿子就好了,高医生对哪个病人都是这样亲切。”

之后拿药,郭育英又碰到了这两位婆婆,她俩都说:“高医生看病真的很亲切,仔细地了解病情后再开药,现在难得碰到这样的好医生了。”

为表示感激,郭育英为高明松作了一首藏头诗:“明月当空耀苍穹,松涛恢弘岱宗峰。名闻遐迩黎庶赞,医中翘楚为众生。”把每行诗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就是“明松名医”。

郭育英说:“高医生给人的感觉就像家人一样,只有儿子对母亲才是这样的,找他看病真是一种享受,他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不仅治身病,也治心病。我现在得了病只有找到他才会觉得安心,才会觉得踏实有安全感。”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好医生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