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2岁,停经2年多,患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会员50898667 52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今年52岁,停经2年多,患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医生给开了《心血宁片,心舒宁片,全天麻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牛黄降压胶囊》叫一起吃,吃了一天后,象来月经一样出了好多血,比原来月经期时还多,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请大夫解答一下。谢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心脏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确认冠心病‘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在线回答问题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会琴 主治医师 玉门市新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妇科、儿科、尤其对老年病的防治有特长 阴道炎...
已帮助用户: 36741
问题分析:患者您好,根据你的并适合症状分析,你是服用过多的活血化瘀的药物引起的异常出血,
意见建议:建议患者最好到院就诊医院就诊,适当的调整用药。同时进行妇科的常规检查。
有用0
关注
李占胜 医师 威县贺钊乡小河村卫生室 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脂肪瘤,痔疮,疝气,阑尾炎等,
已帮助用户: 460681
指导意见:首先要注意饮食,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常用药物:心痛定,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另外试试中药丹参片也是可以的。 我建议你最好是看看心内科专业的医生啊 。这个是必须去医院才能治疗的啊。这个只是一 个方案。具体药物希望在当地医生开处方,希望给你提供建议和参考,具体诊治请在当地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用0
胡天勇 主任医师 河南省胸科医院 内科 三级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冠心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 13014
病例分析:冠心病,是动脉硬化引起。
意见建议:建议查心脏彩超和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血糖血脂,病情明确就知道如何治疗了。
有用0
相关问答

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冠心病患者常用的两种药物,抗血小板治疗以抗血小板凝结、预防血栓形成为主,抗血小板药物有阿斯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他汀的主要功能是减少LDL的含量,并能延缓其发展。
冠心病稳定时,LDL的目标是2.60毫摩尔/升。极高危人群LDL的目标是低于1.8mmol/L,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严重,也可能不严重,具体分析如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不同,主要是由于血管的完全堵塞,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而远端堵塞的心肌细胞出现缺血、坏死,比较严重,比如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病人,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甚至是猝死。通常降低冠状动脉的堵塞、远端血管缺血,提高心肌耗氧量,防止血栓形成,对改善冠状动脉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冠心病的风险因子,如不及时处理,预后较差。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引起心血管堵塞,导致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多,主要表现为胸口不适、左背部压迫性疼痛、气短、心慌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也有一些表现不明显的表现,比如颈部不适、咽喉不适、牙疼、腹痛等。如果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一定要到专业医院就诊,如果有一些不典型的冠状动脉疾病,最好是到专业医院做检查。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总体可以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亦称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心肌梗死型,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缺血性心肌病型,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猝死型,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不严重,不能一概而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有很多类型,分为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X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X综合征,都是比较稳定的,一般没有什么危险,而急性心肌梗死是非常危险的。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心脏病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也有很多,遗传因素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通常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孩子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可能性稍大,而且较多,故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其亲代也可发生此病,略高于常人。
因此,存在着某种遗传倾向,但并不像哮喘、肿瘤这一遗传就比较明显了,因此,它仍然是医学中尚未被验证的论点。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