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内膜炎要做什么检查

会员330573 已回复
细菌性心内膜炎要做什么检查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1、体格检查:了解病人是否有心脏杂音,判断心脏瓣膜受损情况。检查患者皮肤黏膜是否出现瘀点瘀斑、视网膜是否出现血斑、脚趾手指是否出现痛性结、手掌和足底是否出现无痛性出血斑等。
2、尿液检查:常有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肉眼血尿提示肾梗死。红细胞管型和大量蛋白尿提示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3、血液检查: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呈现正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轻度升高,分类计数轻度核左移。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常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和明显核左移。红细胞沉降率几乎均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机体感染。
4、类风湿因子: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当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时,患者的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5、免疫学检查:25%的病人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80%的病人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清补体降低常见于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6、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细菌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方法。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病人血培养阳性率高达95%以上,其中90%以上的病人阳性结果获自入院第一日采取的标本。培养结果也可以指导用药。
7、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患者心脏结构、心脏功能、瓣膜结构与功能等。如果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瓣周并发症,支持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证据。
8、心电图:可以看见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房室、室内传导阻滞,后者提示主动脉瓣环或者室间隔脓肿。
9、X线检查:肺部多处小片状浸润阴影提示脓毒性肺栓塞所导致肺炎。左心衰竭时有肺瘀血或者肺水肿征。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可以看见主动脉增宽。
10、CT:CT扫描有助于脑梗死、脑脓肿、出血的诊断。
11、病理学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赘生物、心内脓肿。可以证实赘生物的性质和成分。
12、牙科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口腔感染如牙髓炎、髓后脓肿、牙周炎症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细菌性心内膜炎要做体格检查、尿液、血液检查、类风湿因子、免疫学检查、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CT检查、牙科检查等。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心脏状况,确定其有无心跳的声音,并对其进行评估。观察是否有瘀点瘀斑、视网膜有没有血斑、脚趾手指有没有痛性结、手掌和足底有没有无痛性出血斑。
2、尿液检查:常见的是镜下血尿和轻度的蛋白尿,一般是肾脏梗塞。有大量的红血管和大量的蛋白尿可能是弥漫性肾病。
3、血液检查:亚急性细菌型心肌炎时,表现为阳性的正色素型正细胞性贫血,其白细胞数为正常或轻微上升,分级计数轻微向左侧移动。在急性细菌型心肌炎时,其白血细胞增多,核向左侧偏转。
4、类风湿因子:检查有没有风湿免疫系统的问题。
5、免疫学检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占25%,循环免疫复合体占80%。
6、血培养:对细菌性心内膜炎和细菌感染的最主要检查手段。最近未经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血液培养的检出率超过95%,且90%的患者在住院当日采集到的样本均为阴性。
7、超声心动图:能够反映病人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瓣膜结构和功能。
8、心电图:AMI、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都有可能出现。
9、X线摄影:肺内多个小片样的浸润影显示为败血症引起的肺动脉血栓。如果是左心功能不全,会出现肺部淤血、肺水肿等症状。主动脉上的细菌状动脉瘤可
10、CT检查:CT对脑梗死、脑脓肿及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1、病理检查:有没有赘生物或者心内脓肿。能确定肿块的组成和本质。
12、牙科检查:对牙髓炎、髓后脓肿、牙周炎症等口腔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问题分析:你好,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原有心脏病(如心瓣膜病 先心病)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所致。病原菌多系草绿色链球菌,少数为大肠杆菌。
意见建议:想确诊是否患有细菌性心内膜炎可以做一下血培养,以明确诊断,然后针对病因治疗。

黄冰 医师 内科 鄱阳县柘港卫生院 已帮助用户:30393
擅长:心血管疾病 胸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