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检查手册>化学检查>免疫学> 血支原体抗体测定

血支原体抗体测定

收藏

血支原体抗体测定介绍:

血支原体抗体测定用于支原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支原体抗体测定正常值:

阴性。

血支原体抗体测定临床意义:

本检验适应于肺炎的病因学诊断。
1.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恢复期血清抗体呈4倍以上升高,滴度在1:32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2.冷凝集试验:恢复期血清补体结合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64,或前后两份血清滴度增加达4倍以上可考虑支原体感染。
3.滴度轻度增高: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肝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血支原体抗体测定注意事项:

1.可采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肺炎支原体膜蛋白抗体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查,不同方法同时检测可提高阳性率。
2.补体结合试验所检测的抗体主要是IgM,抗体一般在发病1周升高,1个月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再感染时阳性率低。
3.间接血凝试验主要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该抗体发病1周左右出现,2-3周达高峰,2-3个月后降低,有时可持续6个月至1年。本法较补体结合试验法稍敏感。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用肺炎支原体做抗原,分别检查IgM及IgG,本法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
5.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是用肺炎支原体菌落印片作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和IgG有较强的特异性。

血支原体抗体测定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相关疾病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肝硬化,抗体